第058章 二宫之争(下)(2/2)

最快更新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

孙权明显对于孙霸的偏袒,所以很多大臣都转而投靠孙霸,孙和的优势都不断在被消弱。在王夫人、陆逊都去世后,孙和大势已去,其太子之位摇摇欲坠,眼看不保。赤乌十三年(250)秋,孙权最终决定幽禁孙和,废除其太子之位。

这一年,孙权正式废太子孙和,然而孙权也对孙霸不断陷害哥哥心生厌恶,孙霸最后被问责赐死,将其曾参与谋害太子的鲁王党羽全寄、吴安、孙奇诛杀。十一月,他正式立幼子孙亮为太子。

孙权废除太子孙和的行为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其中包括了骠骑将军兼任丞相的朱据、尚书仆射屈晃、辅义都尉张纯、无难督陈正和五营督陈象,但孙权决心已定,他这些反对者处死的处死,罢官的罢官。

朱据与尚书仆射屈晃带领众大臣将军以泥涂首,将自己捆绑起来,到宫殿外为孙和求情,孙权十分反感,斥责他们无事找事。其后朱据等人上表进谏,孙权看后大怒,朱据与屈晃被拖进宫中,杖打了一百下。朱据被从丞相直接贬为新都郡丞,及后中书令孙弘看到孙权重病在床,就自己写诏书赐死朱据。屈晃则被斥归田里,次年忧愤而死。

据殷基通语载据争曰:“臣闻太子国之本根,雅性仁孝,天下归心,今卒责之,将有一朝之虑。昔晋献用骊姬而申生不存,汉武信江充而戾太子冤死。臣窃惧太子不堪其忧,虽立思子之宫,无所复及矣。”

当时许多官员都因劝谏而获罪,史载“群司坐谏诛放者十数”。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也引述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以致晋国大乱的史实进行劝谏,结果被满门诛杀,原太子麾下的辅义都尉张纯也被处死。‘

追悔不及

孙权在晚年对于二宫之争的事情最悔莫及,后来病重期间曾经一度考虑再召回孙和,由于被全公主孙鲁班等人阻止而作罢。太元二年(252)正月,孙权封孙和为南阳王,派遣他居住在长沙。

历史上陆逊去世之后,孙权依然气愤不已,陆逊次子陆抗葬父于苏州,还都谢恩时,孙权拿出杨竺告发陆逊的二十条罪状,与陆抗核实。陆抗逐条对答,为父辩白。孙权听了陆抗之言,渐渐消除了对陆逊的怒气。

太元元年(251),陆抗还都治病,等到要离开,孙权对他说道:“我过去听用谗言,违背了正道,辜负了你父亲。我前后责问的材料,一把火烧灭干净,不要让人再见到。”与之泣别。

历史上二宫之争从赤乌五年(242)一直闹到了赤乌十三年(250),时间跨度长达八年,严重的消耗了东吴国力,吴国因此国力大幅消弱,孙氏内部矛盾也就此激化,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支持太子和鲁王的两派两败俱伤,包括前丞相陆逊、朱据在内的多人收到牵连去世。

后来魏国的王昶还趁机三路伐吴,大胜而归,孙亮在孙权死后因为年纪太小,无法真正掌控朝政,导致吴国内部权臣四起,自己最后也被废掉,二宫之争也是孙氏皇族内斗的先河,此后孙氏内部再无亲情,只有权势。

<!--gen1-0-1-0-5553-256183856-1486299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