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东吴太子(2/2)

三十三岁。孙登最初葬于句容,设置园邑依法奉守,三年后改葬蒋陵。

孙登临死前,推荐自己的三弟孙和接替太子之位,又举荐包括陆逊、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等多位优秀的臣子,希望孙权能多加亲近任用他们以令吴国昌盛。死前遗言非常真诚,孙权看过更加悲伤,谈到他都不禁伤心流涕。谥孙登为宣太子。

据《建康实录》记载,孙权获悉惊讶悲惋,悲痛不能抑制,说:“国家丧失了英明的太子,百姓有何福气可言啊!”

册封孙和

在早先孙登作为长子,又是极为优秀,其他继承人无法何其相比,所以孙权并没有后继者的问题,但在孙登死后,孙权虽然以三子孙和为太子,却在同时也封孙霸为鲁王,对其也是非常欣赏,结果形成了二宫并立的局面,吴国内部大臣们也纷纷站队。

在孙权二子孙虑,长子孙登先后去世后,三子孙和成为了实际上的长子,而且孙登在死前也推荐其接替太子之位,所以孙权在孙登死后的次年,赤乌五年(242),册立孙和为太子,当当时孙和十九岁。阚泽任太傅,薛综为少傅,而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都是他的陪侍随从。

据《吴书》记载,孙登三弟孙和幼时子以母贵,受到孙权宠爱。孙登与孙和亲近,像对待兄长一般敬奉孙和,时常表现出让位于孙和的想法。

孙和当上太子后,表现的也并不差。当时司法官员多用条例律书来问罪,孙和认为奸猾狂妄之徒,将利用讼事掺杂个人私情,从而产生为祸作歹的念头,此风不可助长,上表表示应当杜绝。又有都督刘宝状告中庶子丁晏,丁晏也状告刘宝,孙和对丁晏说:“文武官员称职主事,能有几人?因有矛盾就相互翻脸攻击,都企图坑害对方,这怎么会有福运呢?”于是孙和对双方进行劝释调解,使他们相互交往厚待。

孙和常说当世的才学之士应探研讲习学问,操演熟习武功,以胜任当世事务,而只知交游下棋以妨碍事业,不是进取的态度。中庶子韦曜回家后写了一篇关于此事的论文奏上,孙和将文章出示给宾客传阅,以规劝喜欢下棋甚至可能误事的众人。

然而孙和当上太子的同年,百官上奏请册立皇后及四王,结果孙权只是以四子孙霸为鲁王,而且孙霸所受的宠爱厚待,与太子孙和没有两样,二人还同居一宫。孙权这样的做法就使得大家产生了很多的想法,很快孙和就将孙霸视为威胁,孙霸也开始窥视太子之位,二者于是不和。

不久,孙和、孙霸不和的消息传到孙权的耳里,孙权却只是禁止他们与外界往来,借此让他们专心向学,后来又命令两人分宫居住,僚属也加区别。

可以说在孙权有意纵容的情况下,二宫之争开始了。

ps:大家新年快乐

<!--gen1-0-1-0-5553-256709647-148552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