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 魏国的大臣们(下)(2/2)

崔林,字德儒。清河郡东武城人,崔琰的从弟,其家族即著名北方大族“清河崔氏”。曹操平定冀州后,任命崔林为坞长,后改任御史中丞。魏文帝时,为幽州刺史、大鸿胪、司隶校尉。明帝时,升任司空,封安阳亭侯,后进封安阳乡侯。正始五年(244年)卒,谥孝侯。。

高柔

&nb... --

最快更新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

bsp; 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他是高干从弟,以善于治法闻名。建安九年(204),高柔随高干一起归降曹操,并没有参与次年高干的叛乱,但曹操依然想杀他,然而高柔做事非常认真,曹操对其大为改观,遂辟他为丞相仓曹属。

高柔从小吏任起,二十年后官至九卿,担任任廷尉,曾经劝阻曹丕处死鲍勋,曹睿处死公孙晃,都没有成功。

任廷尉二十三年后,升任太常。七十二岁时出任司空,随后仕途高升,在高平陵之变时支持司马懿,据曹爽大营,以假节行大将军事。数年后荣升太尉,进爵安国侯。景元四年(263)卒,享年九十岁,谥元侯。高柔仕于曹操及曹氏五位皇帝,几乎横跨整个曹魏历史,见证了曹魏政权的兴衰。

孙礼

孙礼,字德达,涿郡容城人。孙礼为人刚毅而有勇略,曾经为保护魏明帝曹叡而欲独身搏虎,但明帝因担心孙礼有闪失而阻止了他;后来孙礼在芍陂与吴将全琮交战时亲冒矢石,奋不顾身,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终于击退吴军。

曹睿死前,将孙礼留给了曹爽,结果曹爽嫌他为人刚正将其发配在外,后来孙礼因在清河、平原二郡的疆界问题上与曹爽意见不合而得罪曹爽,被罢官,不久因众人的请求而重新被起用。曹爽死后孙礼为司隶校尉,在所治理过的七郡五州之内皆有威信,不久被加为司空。嘉平二年(250),孙礼逝世,谥为景侯。

王观

王观,字伟台,东郡廪丘人。王观自少孤贫但有志气,后得到曹操召为丞相文学掾,又先后出任高唐、酂县和任县县令,在当地都有治迹和称许。黄初元年,曹丕称帝,汉朝被取代。王观任尚书郎、廷尉监。后又先后出任南阳和涿郡太守。后来魏明帝召王观为治书侍御史,典行台狱。太尉司马懿后来更请王观出任他的从事中郎,后先后转职尚书、河南尹和少府。

明帝死后,辅政的大将军曹爽专权,王观不畏曹爽权势,将其亲信张达免职。曹爽害怕王观的守法不阿,最终将王观调任太仆,以方便自己取利。

正始十年(249),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以夺取朝廷大权,王观亦被任命为行中领军,占据中领军曹羲的军营并接管其军队。曹爽投降被斩杀后,王观因功爵关内侯,复任尚书,加驸马都尉。正元元年(254),曹芳被废,曹髦继位为帝,王观进封中乡亭侯。后加光禄大夫,转任尚书右仆射。景元元年(260),魏元帝曹奂继位,进封阳乡侯,并迁任司空。但上任数日后即辞官回家,并在家中逝世,死后下令节葬。谥肃侯。

徐邈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最初任丞相军谋掾、奉高县令、尚书郎、陇西太守等职。曹丕称帝后,任谯国相、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每任一官,皆政绩卓著,被赐爵关内侯,迁抚军大将军军师。

后被委以重任,出任凉州刺史,持节,领护羌校尉。在西北时兴修水利、广开水田,募贫民租之,致使仓库盈溢。同时移风易俗,整顿吏治。对诸胡羌戎恩威并施,皆愿入贡曹魏。是以州界肃靖,西域畅通。正始元年(240)还朝任大司农,后迁司隶校尉,使百僚敬畏。后拜光禄大夫,迁司空,固辞不受。嘉平元年(249)卒,终年七十八,谥穆侯。

胡质

胡质,字文德,寿春人。年轻时与蒋济和朱绩皆在江淮之间闻名,在州郡任职。后来蒋济任别驾,与曹操举荐胡质,曹操于是任胡质为顿丘令。后来历任丞相东曹令史,扬州治中,丞相属等职。

黄初年间迁任吏部郎,先后出兵常山和东莞太守,后又迁任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爵关内侯。正始二年(241),在樊城击退吴将朱然,迁任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任内鼓励农耕,令粮仓有多年的储藏,又设置东征台,一方面用作耕作,另一面则用作军事驻防。又开通河道,方便船只航行,严防东吴攻击。而沿海则一片安定。

嘉平二年(250)去世。朝廷追封他为阳陵亭侯,食邑百户,谥号贞侯。其两个儿子胡威和胡罴后来都成为了西晋高官。

王昶

王昶,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人。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子。王昶少时知名,同郡王凌将王昶当作兄长看待,曹丕即位前为太子文学,即位后历任散骑侍郎、兖州刺史等职,这期间写了《治论》、《兵书》等著作为朝廷提供政治参考,明帝曹叡即位之后升任扬烈将军,封关内侯。

明帝曹叡死后的正始年间调往徐州任职,后迁征南将军,太傅司马懿掌权之后,王昶向朝廷上奏讨伐东吴,在江陵取得重大胜利,因功再次升任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晋爵京陵侯。正元二年(255)毌丘俭在淮南起兵,王昶因助平淮南之功升任骠骑将军。甘露元年(256),诸葛诞再次反叛,王昶因牵制吴军之功升任司空。三年后,王昶去世,谥号穆侯。

王基

王基,字伯舆,东莱曲城人。历史上王基文武兼备,才高于世,德溥于时,深得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器重,尤其在南征毌丘俭、文钦之乱,东征诸葛诞之叛等大规模军事活动中都表现出众王基与司马师、司马昭结下了深厚的军友情谊。官至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封东武侯。景元二年(261),王基去世,追赠司空,谥号景侯。

ps:真是神奇,最后本卷前三篇居然都是十七章,后面吴国篇的篇幅不会太短了,毕竟陆逊、孙权等人的事情还有不少的,而且孙权死后,还有三十年的历史。

<!--gen1-0-1-0-5553-257379841-148483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