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甘露之变(2/2)

最快更新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

。”

曹髦这时就从怀中拿出黄绢诏书扔在地上说:“这样就已经决定了,纵使死了又有什么可怕的,何况不一定会死呢!”说完就进内宫禀告郭太后。王沈、王业跑出去告诉司马昭,司马昭知道后得以防备。

曹髦随即拔出剑登辇,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们呼喊着出了宫。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在东止车门遇到曹髦的军队,曹髦左右之人怒声呵斥他们,司马伷的兵士都吓得逃走了。中护军贾充从外而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曹髦亲自用剑拼杀。众人想要退却,贾充军将败,骑督成倅之弟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说:“事情紧急了,你说怎么办?”贾充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没什么可问的!”于是成济立即抽出长戈上前刺杀曹髦,把他弑杀于车下。司马昭闻讯大惊,自己跪倒在地上,说到:“这下天下人怎么看我啊!”。太傅司马孚奔跑过去,把曹髦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哭得十分悲哀,哭喊着说:“陛下被杀,是我的罪过啊!”(注2)

事后

曹髦被杀后,司马昭进入殿中,召集群臣议论。尚书左仆射陈泰不来,司马昭让陈泰之舅尚书荀顗去叫他,陈泰说:“人们议论说我陈泰可以和您相比,今天看来您不如我陈泰。”但子弟们里里外外都逼着陈泰去,这才不得已而入宫,见到司马昭,悲恸欲绝,司马昭也对着他流泪,说:“玄伯,您将怎样对待我呢?”陈泰说:“只有杀掉贾充,才能稍稍谢罪于天下。”司马昭考虑了很久才说:“你再想想其他办法。”陈泰说:“我说的只能是这些,不知其他。”司马昭就不再说话了。

随即司马昭威逼郭太后下旨,褫夺了曹髦的皇帝封号,以平民之力葬之,因此其在位期间的年号均为高贵乡公某年。后太傅司马孚,大将军司马昭,太尉高柔等人上疏,改以王礼葬之。

王经因为没有告密,事后为司马昭所杀,据《魏氏春秋》记载,司马昭又因群情激愤,让成济等人背锅,诛杀了成济三族,成济兄弟不服罪,光着身子跑到屋顶,大骂司马昭,被军士从下乱箭射杀。

曹髦死后,司马昭另立燕王曹宇之子常道乡公曹璜为天子,改元景元。甘露政变后,司马昭因为曹髦之死被迫再次推辞了晋公、相国以及九锡之礼。

影响

曹髦这次政变发动的确非常没有技术含量,失败也是必然的,但毕竟司马昭已经当上了晋公,开始了篡位的流程,曹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在忍下去,虽然自身性命应该能保的住,但自己的国家百分百保不住了,至于等待时机,以曹髦当时的力量实际上后面看不到什么机会的。

曹髦虽然失败了,但他死的轰轰烈烈,他没有软弱、屈辱和退让,而是敢于直面,奋起抗争,视死如归。作为一个皇帝他有着很难得的勇气,而且曹髦的死也不是一无所得的,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曹髦一死司马昭本人的声望也彻底毁了。

正常来说,作为司马家第三代领导人,司马昭已经差不多满足了篡位的所有条件,只有再当上晋王后就可以取而代之了,但曹髦这样一闹,司马昭就失去了先天大义,政变后不久就不得不放弃了已经到手的晋公和相国之位,终其一生最高只是晋王,是由他的长子司马炎完成了晋代魏的朝代更替。

注1:关于这件事情在《晋书·文帝纪》里面没有记载,因为司马昭真的封公之后,曹髦立刻就和他拼命去了,这个事情实际上就是甘露政变的直接导火索。事后,司马昭还不得不放弃了到手的公爵和相国之位,所以被唐代人就没有写,但在《三国志》里面记载的很清楚。

注2:关于甘露政变之事在很多资料中都记载,但在《汉晋春秋》记载更为全面,内容上基本都基本一致。

<!--gen1-0-1-0-5553-258184674-1484139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