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诸葛诞之乱(2/2)

最快更新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

败也。”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从司马昭扎营开始,就一滴雨都没下,是少有的大旱。

孙吴退兵后,诸葛诞的部将蒋班和焦彝劝诸葛诞率主力专攻一方,以求突围,不宜困守寿春;但文钦认为东吴救兵必至,劝诸葛诞固守。诸葛诞不听蒋班的建议,更意图杀掉二人,二人于是逃出城投降魏军。

当时东吴右大司马全琮之子全怿、孙全端、全翩、全缉等率领大军来救援诸葛诞。全怿兄长的儿子全辉、全仪留在建业,因为他二人惹上官司,带着母亲和数十曲部渡江,投降了司马昭。钟会设计,秘密替全辉、全仪写信,派遣全仪、全辉的家人进城送信给全怿,说吴主因全怿等人不能拿下寿春而暴怒,要尽杀他的家人,故而才逃往北方。全怿等人闻讯,内心恐惧不安,于是开城投降。投降的人都受到礼遇,从此城中的诸葛诞开始人心背离。

甘露三年(258)正月,诸葛诞、文钦、唐咨等制造出许多进攻的武器,连续五六天,不分昼夜,强行从南面突围。包围的军队从高处用发石车发射石块,用火箭烧毁攻城器具,箭石如雨,尸首遍野,血流满堑壕。诸葛诞等人只能又退进城去。

城内粮食日益短缺,出城投降的人又达几万,文钦想把北方人全都驱赶出去,以便节省粮食,与吴国一起坚守。诸葛诞不接受这个意见,因此两人产生隔阂。文钦本来与诸葛诞就有矛盾。只是因为特殊事宜而聚合,事情越是紧急就越不相信对方。文钦见诸葛诞什么事都要策划一番而不满,于是诸葛诞杀掉文钦。文钦子文鸯和文虎知道文钦被杀,于是投降司马昭。文鸯二人获封赏更令寿春的兵民丧失战意。

最终司马昭在二月攻克寿春,诸葛诞兵败出城逃亡,被胡奋部下士兵击杀,诸葛诞麾下数百人于寿春被俘,坚决不降,更说:“为诸葛公死,不恨。”行刑时排成一列,每斩一人都招降下一人,但始终无人投降。

吴将于诠亦力战而死,唐咨和王祚等人则投降,司马昭还上表给他们加封爵,士卒饥饿有病的,都供给粮食医药。有人说吴兵必然不肯为我们效力,请求把他们活埋了。司马昭却说:“放他们回去,才显示出大魏的宽宏大度。”后来将他们迁徙到三河。这年四月,司马昭回到京师,魏帝把丘头改为武丘,以彰显武功。

甘露三年(258)五月,在平定诸葛诞之乱后,魏帝封司马昭为晋公,封地包括并州的太原、上党、西河、乐平、新兴、雁门和司州的河东、平阳,共八郡,地方七百里,加九锡,晋位相国,晋国府中置官司。司马昭九次辞让,天子才勉强同意了。于是增加封邑一万户,,食三县租税。儿子中没有爵位的都封为列侯。

淮南三叛

淮南三叛是曹魏内部守旧势力对于司马家掌权派的反击,三次叛乱分别发生在司马懿、司马师以及司马昭掌权期间,然而这三次叛乱都失败了,司马家也就此成功铲除拥护魏帝的势力。

此后司马昭夺权的趋势越加明显,在司马昭接受晋公和相国之位后,魏帝曹髦最终铤而走险,发动了甘露之变。

<!--gen1-0-1-0-5553-258184723-14840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