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司马懿之死(2/2)

司马懿还在关中以及两淮一带大规模开展军屯,保证了前线作战的需要,又兴修水利,造福一方。

青龙元年(233),司马懿在关中抵御诸葛亮,为了方便屯田和运输,组织兴修水利,“开成国渠,自陈仓至槐里筑临晋陂,引汧洛溉舄卤之地三千余顷,”收到了“国以充实”的效果。

除了兴修水利之外,司马懿还在曹魏和蜀汉的邻近地区,如长安、槐里、陈仓、上邽等地,都设置有民屯和军屯组织,其中以军屯为主,上邽的军屯更是极为出名,诸葛亮本人第四次北伐时就曾经准备掠夺过此地的粮食。青龙三年(236),关东饥馑,司马懿一度调运五百万斛粟输京师洛阳,以资救济。可见他在关中储积有大量粮食,这是表示了司马懿屯田的成功。

除了在关中之外,司马懿还在邓艾的建议下在两淮一带开展了大规模的屯田。这也大大增强了曹魏的财力,使得前线无粮草之忧,对于孙吴的压制也有很明显的效果。

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屯田虽然分为民屯和军屯两种,但实际上差别很大,尽管军屯比民屯剥削更重,我个人在文中多次诋毁民屯,却从不涉及军屯。

因为军屯和民屯的性质并不一样,军屯的主体是部队开展,而民屯多是底层百姓,而且军屯范围也受到限制,只能在前线展开,算是一个在前线的临时政策,不像民屯基本什么地域都可以。民屯的剥削基本上就是真正的剥削,而军屯是为了对抗敌人,所以相对而言,军屯更容易得到理解和谅解。

当然了,司马懿在政治方面最主要的成就还是将司马家推向了巅峰,为晋代魏打下了足够的根基。司马懿虽然和曹操一样虽然名义上没有真的称帝,但却是实际上的开国之主。

司马家的掌权就是从司马懿开始的,司马懿当时是次子,其兄长司马朗因为沾染瘟疫,死的比较早,所以司马懿早早的就成为了司马家的老大哥,他在曹丕上台后,很受重用,先是担任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很快就假节,成为了抚军大将军。

在曹睿时期,司马懿在军事上大放光彩,战功赫赫,曹睿死后,得以和曹爽一起掌控朝政,而曹爽虽然是曹真之后、曹氏亲族,却没有什么大的才能,反而为人自私自利,任用私人,专权乱政,最后甚至幽禁太后企图谋逆,司马懿不得已发动了高平陵政变打倒了曹爽,他也借此大肆打压曹魏亲族,安排自己的党羽,掌权了曹魏大权。

高平陵政变之后,魏国就已经不姓曹了,而改姓司马了。司马懿虽然掌权没有几年,却及时将自己的弟弟以及儿子们提拔上来,保证了权力的安稳过渡,司马懿死前,其三弟司马孚已经升任司空,后又代替王凌为太尉,他的长子司马师和次子司马昭也都已经位高权重,足以接替司马懿了。

所以司马懿才是晋朝真正的奠基者,没有司马懿就没有日后晋朝的一统天下。

ps:稍微晚了点,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