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曹爽伐蜀(2/2)

他怨声载道,关中也大为虚耗。

当时郭淮率军为前锋,因有准备,才未大败。回军后,郭淮假节。

据《汉晋春秋》记载,司马宣王(司马昭)谓夏侯玄曰:“春秋责大德重,昔武皇帝再入汉中,几至大败,君所知也。今兴平路势至险,蜀已先据;若进不获战,退见徼绝,覆军必矣。将何以任其责!”玄惧,言於爽,引军退。费祎进兵据三岭以截爽,爽争嶮苦战,仅乃得过。所发牛马运转者,死失略尽,羌、胡怨叹,而关右悉虚耗矣。

【失败的原因】

正始五年(244)曹爽出兵伐蜀,结果被费祎堵住后路,差点全军覆没,可以说是败的挺惨的。不过这一次的失败并不出人意料之外。

首先曹魏方面是以几乎没有经历过战阵的曹爽和夏侯玄为主帅,这两位在这次出兵之前,我个人并没有找到过他们之前曾经参与任何战事的资料,可以说两人都是新手,而且从各方面来说他们俩也谈不上军事天才,在这样的主帅带领下,失利并不让人意外。

其次,从兵力上来说曹爽和夏侯玄的总兵力虽然要比驻守汉中的部队多至少一、两倍,但汉中是有援兵的,而且有着很大的地利优势,当年曹操打张鲁都差点没打下来,曹爽的父亲曹真曾经和司马懿、张郃等人数路讨伐汉中,规模要比曹爽这次大多了,也是无功而返,曹爽的兵力优势很难转化为实际上的优势。

最后,蜀汉内部虽然掌权人大司马、益州刺史蒋琬已经基本成为病秧子无法管事了,但费祎、董允等人还在,蜀国内部保持了稳定,当时马忠在南中,邓芝驻守永安,王平在汉中,三人各守一方,保障蜀汉领土的平安,本身就不好打。

曹爽来袭之后,王平作为汉中统帅就表现的没有任何差错,他没有因为兵少就放弃了阳平关,而是主动备战,而涪城诸军以及大将军费祎自cd相继而至,曹爽越打越难打,最后只能退兵,走之前还被费祎给阴了。

所以说曹爽远不如及其父亲曹真,出动的兵力也没有曹真的那次多,规模也没有那次大,毕竟曹真那次除了本人亲自领兵之外还有司马懿和张郃,而汉中虽然诸葛亮也不在了,但费祎和王平等人加在一起总比张卫强吧,至少当时刘禅可没有像张鲁一样准备投降的。综合来看曹爽输了一点不稀奇。

因为骆谷之役的失败,事后曹爽和夏侯玄等人大失人心,为时人所嘲笑。然而曹爽并没有因此吸取教训,他在这次兵败后反而变本加厉,更加不把魏帝曹芳和其他人放在眼中,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牟利,曹魏因此损耗严重,曹爽对于曹魏的控制也更加厉害,大臣们敢怒不敢言。司马懿等人最终也为了对付曹爽开始秘密联合在一起,这一切的一切都为日后曹爽的毁灭和曹魏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ps:cd就是成111111都,不知道起点搞什么,地名都是大写拼音显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