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 辅政大臣人选的决定(2/2)

据《汉晋春秋》记载,帝以燕王宇为大将军,使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对辅政。中书监刘放、令孙资久专权宠,为朗等素所不善,惧有后害,阴图间之,而宇常在帝侧,故未得有言。甲申,帝气微,宇下殿呼曹肇有所议,未还,而帝少闲,惟曹爽独在。放知之,呼资与谋。资曰:“不可动也。”放曰:“俱入鼎镬,何不可之有?”乃突前见帝,垂泣曰:“陛下气微,若有不讳,将以天下付谁?”帝曰:“卿不闻用燕王耶?”放曰:“陛下忘先帝诏敕,藩王不得辅政。且陛下方病,而曹肇、秦朗等便与才人侍疾者言戏。燕王拥兵南面,不听臣等入,此即竖刁、赵高也。今皇太子幼弱,未能统政,外有**之寇,内有劳怨之民,陛下不远虑存亡,而近系恩旧。委祖宗之业,付二三凡士,寝疾数日,外内壅隔,社稷危殆,而己不知,此臣等所以痛心也。”帝得放言,大怒曰:“谁可任者?”放、资乃举爽代宇,又白“宜诏司马宣王使相参”,帝从之。放、资出,曹肇入,泣涕固谏,帝使肇敕停。肇出户,放、资趋而往,复说止帝,帝又从其言。放曰:“宜为手诏。”帝曰:“我困笃,不能。”放即上黙,执帝手强作之,遂赍出,大言曰:“有诏免燕王宇等官,不得停省中。”于是宇、肇、献、朗相与泣而归第。

可以说关于辅政大臣人选的之事是一波三折的,刚开始曹睿因为年轻时和燕王曹宇关系好,所以准备以他为大将军,以曹氏亲信夏侯献、曹爽、曹肇、秦朗辅之,掌管朝政。然而这却触及了中央权臣刘放、孙资等人的利益,二者为了不让政敌上台,就趁机破坏了此事,只推荐曹爽和司马懿,曹宇等人措手不及,低人一手,最终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在各个材料之中,具体的细节并不相同,有的说刘放、孙资直接攻击曹宇,有的说二人趁曹宇以退为进时落井下石,不过大体的内容勉强保持一致。

【倒台的曹宇】

曹宇是曹操与环夫人所生,曹冲、曹据之同胞兄弟,魏元帝曹奂之父,历史上娶张鲁女。曹操时期,曹宇先是封都乡侯,后改封鲁阳侯,曹丕时期,进爵为公,后为下邳王,改封单父县。曹睿时期,曹宇被封燕王。

曹宇身为藩王,早先能担任大将军,和曹睿无后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曹睿本人已经没有后代,所以皇位已经必然落入旁系之中,因此曹睿对于曹宇的藩王身份就不是很在意了,对他而言,反正都是曹家人。

历史上曹宇一开始辞让大将军之位,说实话,做个姿态的可能性更高,毕竟曹宇在之前没有什么声望和政绩,还是藩王,很需要曹睿的承认增加资历,但没有想到这反而给了政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