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小诸侯野心家的悲剧(2/2)

召,还出兵与之对抗,将毌丘俭击退,随后更是自封燕王建国。

这样一来,曹睿有了充足的伐燕借口,于是他派出司马懿和毌丘俭,第三次伐辽,一举将辽东平定。

小诸侯野心家的悲剧

历史上公孙度和公孙渊都是典型的小诸侯野心家,不过相对自己的孙子公孙渊而言,公孙度能力更强,但也更为狂傲。

公孙度到辽东之后,为了建立威信,杀戮甚多,又四处讨伐,扩大疆土,当时他麾下主要有自建的两个州,一个是在辽东的平州,一个是在隔hn方东莱各县的营州,他还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其父公孙延为建义侯,为汉朝的两位祖先立庙宇,按照古制在襄平城南设坛,在郊外祭祀天地,但就算这样,公孙度也没有敢封王封帝。在汉末类似公孙度这样的诸侯也不少,像刘虞和刘表他们类似的事情也干过的,这批人虽然有想法,但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所以都没有敢过线,也就袁术被野心冲昏了头脑称了帝。

公孙度在早年曾经短暂担任过冀州刺史,但很快就下台了,此事对于他来说应该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所以后来别说“王”了,“公”都没碰,对于小诸侯而言,他们的实力限制了他们的野望。

和公孙度一比,公孙渊既无出‘色’伐敌战绩,也无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却依然野心勃勃,怀有妄想,曹魏没有讨伐公孙康和公孙恭,单单打了你公孙渊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曹睿后来伐辽的确有为自己刷业绩的企图,但第一次伐辽时,孙权和诸葛亮还在南方威胁巨大,这个时候曹睿可没有心思刷业绩,依然派幽州和青州的部队讨伐公孙渊,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公孙渊勾结孙吴有不臣之举吗?

在公孙渊时期,曹魏已经一统北方,外部环境和公孙度的群雄割据之时已经彻底不一样了,像公孙度那样肆无忌惮已经不行了,所以他的父亲公孙康和叔叔公孙恭才会委屈求和,可惜的是公孙渊却没有明白这一点,作为一名小诸侯,公孙渊无力改变大局,他无法逆水而行,他却偏要行之,所以公孙渊悲剧了。

公孙渊的悲剧也是典型小诸侯野心家的悲剧。

公孙氏的覆灭

司马懿灭辽后,杀尽公孙渊一系,放了公孙恭,而在曹魏的公孙晃并没能逃过一劫,尽管公孙晃曾经提醒过朝廷公孙渊有异心,请求朝廷出兵,但依然全家被牵连。据《三国志·高柔传》记载,公孙渊叛‘乱’后,高柔认为可以根据公孙晃之前的言行赦免他,魏明帝不听,下令赐其金粉,公孙晃及其妻子皆吞金而死。

据《魏略》记载:始渊兄晃为恭任子,在洛,闻渊劫夺恭位,谓渊终不可保,数自表闻,‘欲’令国家讨渊。帝以渊已秉权,故因而抚之。及渊叛,遂以国法系晃。晃虽有前言,冀不坐,然内以骨‘肉’,知渊破则己从及。渊首到,晃自审必死,与其子相对啼哭。时上亦‘欲’活之,而有司以为不可,遂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