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诸葛亮的谋略能力(2/2)

... --

最快更新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

而且刘备只有占据二州才有足够的实力压制孙权,否者灭魏之后,他的所作所为只是给江东做嫁衣而已。

“隆中对”还反复提及了要联合孙权,与江东结盟对抗曹魏,这点也是很关键的,毕竟江东和刘备准备夺取的荆、益二州都在南方,刘备和曹操对抗之际必须要保住后方的安全,对于孙权不是消灭就是拉拢,而江东实力强大,不容易对付,所以刘备想要打败曹操,就必须笼络好孙权。

当刘备做好这一切稳定后方之后,“隆中对”下一步的方略就是等,等到天下有变在趁机夺取天下。这一个等字表明了自知之明,要知道就算刘备占据了荆州和益州,并且和孙权结成同盟,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吞下当时最强的曹魏,所以刘备想要夺取天下,光靠发展自身的实力还是不够,他还要一个机遇。

而历史上刘备有这个机遇吗?还真有!曹魏的变天就是大好机会,曹操是在刘备之前去世的,而且曹**前并没有受到什么刺激,也就是按照正常的发展曹操去世的,而曹**后,他儿子曹丕上台,曹丕很快就改朝换代,这无疑也是一个北伐的大好机会。

曹丕上台之后虽然气焰非常嚣张,他虽然本人也不算昏君,但相比其父曹操和儿子曹睿来说,感觉就曹丕最好欺负了,像曹操就不说了,曹睿给点压力也分分钟能变秦皇汉武,历史上诸葛亮和孙权联手拿曹睿都没什么好办法。虽然曹丕执政是比较顺利的,追究其根源还是蜀汉和孙吴闹翻了,使得曹魏有机可乘,曹丕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并没有太强的说服力(军事伐吴不成,经济取消五铢钱),而且曹丕还大肆提拔亲族将领为帅,外姓将领很难出头,这无疑也会消弱曹魏的军事能力。

孙刘联合讨伐曹丕还是有很大胜算的,尤其是在曹丕刚刚上台或者改朝换代之际。时间上刘备对付曹丕也来的及,顺利的话关羽、张飞等人更不会死。

从上述的推算可以看出来,诸葛亮的“隆中对”是绝对的神策,他可以使刘备一个寄人篱下之辈有希望夺取天下,并且是确确实实的具有可行性,这相当于现在帮助一个中国或者印度的区域长官一统世界了,要比什么帮助中国或者印度成为世界霸主都要厉害了。

历史上刘备失败原因就是他最后彻底偏离了“隆中对”,刘备没能笼络好孙权,关羽出兵得胜后高估了自己,使得刘备集团和盟友孙权反目成仇,还失去了荆州,又进一步没能把握住伐魏的时机,到了诸葛亮掌权时,蜀汉已经偏居一偶,曹睿也要远比他父亲曹丕难对付,诸葛亮呕心沥血,最后也无力回天。

在汉末四对之中,“冀州对”、“江都对”、“榻上对”都相对名声不显,远远无法和“隆中对”相比,我个人只能表示服气,像沮授的“冀州对”第一个提出了“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思想,提议也是非常全面和正确,但也没能预料到西凉军董卓早死,献帝提前迁徙,只算到了定数,而诸葛亮的“隆中对”基本将定数和变数都算到了,刘备想要复兴汉室,可以说只要按照“隆中对”里的策略发展就行了,而像这种策略,真真正正是绝无仅有的,至少我个人没见到第二个。

注:很多时候,变数需要靠运气,不过董卓的统治相对曹操来说明显问题更大,更不牢固,所以变化更多,这也不单单是气运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