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略谈北伐(2/2)

最后一次北伐,多次提前预见其行动,导致诸葛亮无功而返;郝昭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以少量兵力守住陈仓,逼其退兵,可惜死的早。

从多次作战里面可以看出,两方的军事统帅里面基本就没有废物,除了王双和马谡等败将、新人之外,一个个都精明的要死,双方交手几乎没有取巧的可能,像曹真能预料到诸葛亮准备打陈仓,诸葛亮能算到曹魏可能的反击,郭淮也能算到诸葛亮攻击的地点。

而且诸葛亮实际上的对手也不是曹真和司马懿,而是明帝曹睿。曹真和司马懿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曹睿对付诸葛亮的棋子,曹睿才是曹魏集团的实质掌权者和真正的boss,而曹睿在当时绝对算的上一个明主,诸葛亮和孙权联手都基本拿他没办法。

在诸葛亮北伐过程中,曹睿影响是很大的,不仅曹真、司马懿等人是他派出的,在上邽之战以及后续作战之中,他都及时派出了援兵,司马懿最终的固守策略幕后曹睿的影子也很大。

所以诸葛亮虽然发动了六次北伐,但并没能改变局势,他死后,曹魏依然一家独大,但这并不是因为诸葛亮的无能,最后能将占据强势的地位的曹魏打的不敢交锋的诸葛亮又怎么可能是一个无能之辈。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还是曹魏在曹睿领导下基本无懈可击,尽管诸葛亮天纵之才,面对实力远强于自己,却又没有什么破绽的对手,他也是没有办法的。

蜀汉和曹魏的数次也诞生出了很多新鲜的事物,像射火箭以及木牛流马等等事物都是出现于这个时期。

【联合作战】

历史上诸葛亮的数次北伐,并不应该单独来看,这些军事行动实际上是蜀汉和孙吴联合起来一起对抗曹魏的一方面。

在曹丕死后,蜀汉和东吴掀起了一波很大的反扑浪潮,这时刚刚继位的曹睿以曹休、曹真、司马懿以及满宠等人作为统帅,抵御敌军,在西线战场,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直接对手就是曹真和司马懿,二者死死的将诸葛亮拦在长安之外,使得蜀汉数年苦战无果。

从实力对比上来看,这并不能仅仅算作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对抗,在当时除了蜀汉诸葛亮数次北伐之外,孙吴、辽东以及北方的鲜卑等少数民族都对曹魏进行了很大的牵制,曹魏虽然国力强盛,实力强大,但面临的对手也多,诸葛亮的确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但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在威胁曹魏,其他势力对于曹魏的威胁也不小。

例如孙权等人早在226年,曹丕死后三个月内就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时间远比诸葛亮更早,在后来的石亭之战中更是取得了一次大胜,消灭了曹魏万余精锐士卒,之后也是数度北伐,还再次派伪降欺骗魏国,不过造成的威胁都不大就是了。

相对来说,孙权在曹睿掌权之初的前三年实际上威胁更大,几年后曹魏摸透了孙权的手段,孙权就没有什么好方法对付曹魏了,而诸葛亮的威胁力则不减反增,越战越强,后期曹睿干脆要求避战,最终熬死了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