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北伐开始(2/2)

在当时虽然诸葛亮已经平定了南方的叛乱,国力也有所恢复,但和曹魏相比,蜀汉还是不能及的,然而诸葛亮却在此时决意北上,这不仅是为了刘备等人的夙愿,恢复汉室,也是他早在二十年就已经规划好的事情。

(1)从益州出兵北伐本身就是“隆中对”已经规划好的事情。早在建安十二年(207),诸葛亮就已经提出占据荆州、益州后,有机遇就分别从两路出兵北上,虽然现在没有了荆州,但益州还在,所以诸葛亮决心取代刘备从益州一路攻取秦川。

(2)恢复汉室的必然选择。这很简单的,刘备、诸葛亮等人的目标是复兴汉室,想要复兴汉室必要要讨伐曹魏,毕竟汉朝的旧都长安、洛阳以及许昌等地都在曹魏的控制之下,而且还是曹丕篡位谋汉,所以必然要出兵讨伐的。

(3)看到了机会。诸葛亮选择这个时机北上,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当时曹魏幼主曹睿刚刚上台,曹睿仍然已经成年,但年龄也就二十出头,掌控力还不强,所以被孙权、诸葛亮等人认为是可乘之机,全部都出兵讨伐。

而诸葛亮先是到汉中前线一方面做准备工作,另一方面沟通孟达,而孟达被司马懿消灭后,诸葛亮也在汉中待了一年了,在待着也没有多大意义,于是正式出兵。

(4)转移矛盾。当时蜀汉内部可以分为三大块,一是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集团,二是李严勉强为代表的东州集团,三是以谯周、雍闿为首的益州本土集团。在刘璋时期,东州集团和益州集团矛盾激化,最终本土势力代表赵韪叛乱,结果被平定,东州集团就因此掌控了益州势力。

后来刘备夺取益州,和刘璋在益州北部大打出手,并且占据了益州北部诸郡,东州集团就此被压制,刘备死后,南中地区的以雍闿为首益州本土势力作乱,不久后为诸葛亮所平定。所以总体而言,蜀汉内部荆州集团一家独大,势力稳固,其余两家威胁并不强,所以转移内部矛盾并不是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

(5)固守不成。其实蜀汉北伐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这一点,蜀汉相而言国力太弱,必须要进一步扩展势力,否则单单固守益州并不是长远之策。

在魏蜀吴三家之中,魏国势力最强,占据中国北方,吴国亦有扬州、荆州、交州三州,势力排在第二,只有蜀国单靠益州,势力最弱,虽然蜀汉有天险,易守难攻,不能在进一步的话也就是一个靶子的命运,早晚会被别人攻陷。

所以诸葛亮必须要打出去,而东方是孙权,南方是蛮夷,西方是高原,只能打北方了。实际上对于主动进攻而言,防守反击对于诸葛亮而言应该更有利,但在曹丕、曹睿时期,魏国对于讨伐蜀汉并不感兴趣,曹丕以及曹睿先期都将目光集中于江东,就算诸葛亮到了汉中也无人伐他,这固然使得蜀汉能安然休养生息,但也想要打出去,也只能主动出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