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未能一统的天下(2/2)

但在袁绍麾下麴义作为外姓将领可以率领一只大军讨伐公孙瓒,孙权麾下周瑜、吕蒙、陆逊也... --

最快更新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

、陆逊也都能独自率领主力部队出战,这点在曹操麾下是基本没有的,像张辽、徐晃、于禁、乐进等人最多率领一些部队去平定叛乱,像发动大规模作战的指挥和这些外姓将领基本没有关系,要么是曹操亲自上,要么曹操的亲族上统兵,像头次讨伐汉中、平定凉州就由夏侯渊领兵,征讨关羽曹操也是派曹仁带兵。

而在中国历史上汉族中对外统兵大将只有自己亲族的并且最终一统天下的有几个人呢?一个没有!一统天下的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等人麾下基本都以外姓将领为主。

而且曹操麾下外姓将领自己带出来的很少,张辽、徐晃、张郃都是后来投靠曹操的,于禁是王朗推荐给曹操的,只有乐进是曹操带出来的,但乐进的能力和地位又如何呢?这一点曹操就远不如江东孙氏了,人家亲族也多,但三世的老臣就有程普、黄盖、韩当等数位,后期之秀也有吕蒙、陆逊等人。

亲族压制的现象在曹操时期已经比较明显,曹氏、夏侯氏的将领不仅多,还地位高权力大,外姓将领机会少,很难出头,在曹丕时期这种现象更是达到了顶峰。说到底,亲族虽然忠心强,但能力得不到保证,想要一统天下,麾下将领们的能力必须强。不过将领能力强,你不用也没用。

君不见,后期灭亡蜀国的将领是邓艾、钟会,灭亡吴国的是贾充、王濬,其中有一个姓曹、姓夏侯、姓司马吗!

(2)外交差。曹操在正史上不屑于外交手段,使得很多事情都事倍功半,这点在前文已经详细谈过,不多说了。

(3)战略失误。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将重心放在占据长江天险的孙权身上却忽视了刘备,让其得以趁机发展起来,之后更是逼反了本来已经半附属的韩遂、马超等人,这绝对是战略上的失误。

(4)出身因素。曹操出身宦官家族,所以世人对其评价不会太好,不过曹操所作所为本来就没什么好名声,所以影响实际上有限,毕竟人家朱元璋还乞讨出身,照样一统天下。

(5)年老丧志。曹操在年龄大了之后,野心有所衰退,占据汉中后不得陇望蜀,满足于初步战果,孙权等人劝进之时也没有趁机改朝换代,反而表示自己该为周文王。

(6)得意忘形。这点是曹操老毛病了,太过于一帆风顺,曹操就容易得意忘言,然而功亏一篑,南阳之战和赤壁之战就是典型的例子。

(7)后期智囊缺乏。这不是说曹操后期身边没有顶级谋士了,在荀彧、荀攸、郭嘉之后,曹操身边还有着贾诩等人,然而贾诩不受重用,刘晔、司马懿等人位低言轻,曹操往往独断专行,结果就是曹操身边明明谋士如云,却没有多少人的意见被采纳。

现在很多人认为刘备、诸葛亮没能一统天下非常的可惜,但实际上蜀汉离这个目标一直是很遥远的,真心谈不上可惜,然而曹魏集团作为三国时期最强的势力却没有能一统天下才是真的可惜,这不仅在曹操,在曹丕时期也是一样的,其他人是没有机会,他们是真心的把机会给浪费掉了。

ps:中秋回去了,现在已经回来了,更新不用担心的,明天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