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三国前期的那些州郡大佬们 七 —荆州、扬州篇(2/2)

历史上扬州和青州、豫州类似,都有着外部势力插足,袁绍、袁术、陶谦、刘表、曹操等诸侯都曾经染指扬州,此地的刺史和... --

最快更新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

刺史和州牧也不少。

陈温、袁遗、陈瑀(陈祎?)、刘繇、袁术、惠衢、严象、刘馥、温恢等人都是三国时期的扬州刺史(牧)。

陈温(???-193?),早先担任扬州刺史,曾经帮助曹操募兵,一说病逝,一说被袁术所杀。陈温死后,各个势力都将手伸入扬州,袁绍以袁遗(短暂)为扬州刺史,被袁术所败,袁术以陈瑀(短暂)为扬州刺史,结果陈瑀背叛自己,袁术将其击败,陈瑀逃往下邳,后袁术(?)一度自立为扬州牧,直到朝廷重新以刘繇为扬州刺史。

刘繇(),刘繇是长安朝廷所任命的扬州刺史,早先畏惧袁术,后坐稳刺史之后和袁术决裂,驱逐其麾下大将吴景、孙贲,结果袁术以惠衢(?)为扬州刺史,讨伐刘繇,刘繇也很快被任命为扬州牧,不过最终为孙策所击败,败退豫章,命丧于此。

严象(???-200)、刘馥()、温恢(),这三位都是曹操所任命的扬州刺史。严象为荀彧所推荐,却在官渡之战时被孙策派庐江太守李述攻杀;刘馥在关键时刻接替严象,以合肥为州治,积极备战,死于任上;温恢驻守扬州,多次和张辽等人一起抵御江东部队的入侵,曹丕上台后被召为侍中。

除了这些刺史、州牧之外,扬州还有很多的割据势力,像一郡长官九江太守周昂,丹阳太守周昕,吴郡太守许贡、陈瑀,会稽太守王朗,庐江太守刘勋、豫章太守诸葛玄、华歆以及贼寇祖郎、严白虎等等,这其中王朗身后有着陶谦的关系,诸葛玄身后也有着袁术、刘表的影子,可谓是烦乱复杂。

但要说扬州最强的势力还是孙家,尽管在三国前期,无论是孙策也好,孙权也罢,都未能担任过扬州刺史(州牧)一职。

孙策(),在兴平元年(194)孙策离开袁术南下,在建安二年(197)孙策正式和袁术决裂,自成一路诸侯。

孙策是孙家江东基业实际上的开拓者,其父亲孙坚虽然并没有在扬州担任过郡守、刺史(州牧)类的职务,但为孙策留下了不少的旧将和士卒。孙策在南下江南之后,先是击败扬州牧刘繇,将其赶到豫章,然而接连打败会稽太守王朗、贼寇严白虎、庐江太守刘勋等人,赶走丹阳太守袁胤、迫降豫章太守华歆,占据扬州会稽、丹杨、豫章、庐陵、吴郡、庐江等六郡。

对外方面孙策为父复仇,击败黄祖,趁曹操和袁绍对峙之际准备出兵北上,然而却在此时被刺杀,年仅二十余岁就去世了。

孙权(),孙权在孙策死后继承其位,然而孙权虽然是三国时期的明主之一,尽管他数次出兵北伐,但也没能占据九江郡,完成扬州的一统。

孙权上台之初,局势也是相对震荡不安,庐江郡的太守李术公开叛乱,被孙权所平定;庐陵郡的太守孙辅暗中勾结曹操,被孙权发现去职发配;丹阳太守孙翊是孙权的弟弟,也为部下所杀,还连累庐江太守孙河亦被杀,最终叛逆被诛杀。扬州开始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