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三路开战之中线战场(2/2)

【三线总结】

历史上曹丕三路伐吴,规模还是不小的,相对而言中线明显不是主攻方向,曹魏主要将领只有曹仁一人,东线至少有曹休、张辽、臧霸三位大将,而西线则更多了,不仅有曹真、徐晃、夏侯尚、张郃等多位大将,还有曹丕在宛城压阵,所以说西线应该就是曹魏主攻方向,中线和东线可能只是起牵制作用。

而孙权为了对抗曹丕,在东线也派出了吕范、徐盛、全琮、贺齐等将领,中线则以朱恒为统帅,西线以朱然驻守江陵,诸葛瑾、潘璋等人作为支援。

在兵力上,曹魏在中线战场就已经派出了数万大军,可以看出其他二线战场上的兵力只可能更多,此战江陵战场上曹魏总兵力甚至可能超过十万,三线总兵力估计有二十万左右,孙权作为抵御一方,虽然兵力没有曹魏多,但估摸也有十万以上大军参战,曹丕三线伐吴,应该是一次双方总兵力超过三十万的大会战。

而十分巧合的是在东线、中线以及西线三线战场的局势基本类似,都是曹魏军队先占据上风,但都没有取得突破,后被东吴逆转。

在东线战场,因为长江相隔,曹魏水军相对于东吴而言又有很大的劣势,所以曹休等人一开始拿吕范就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不过吕范等人走了霉运,一场大风直接把吴国的水军给打散了,曹休趁机捡了一个大便宜,然而就算如此,曹休在水面上就以优势军力依然没法击破徐盛,等后来贺齐来援,曹休更打不过去了,只得采取骚扰战术,可惜成效不大。

综合来看,东线战场上曹休迫于水军劣势,本身很难过江,所以曹休这一路大军本来的意图可能就是为了牵制吴军,并不是曹魏主攻方向,只不过后来得到了大风相助,曹休一度有了机会,可惜最终被徐盛、贺齐等人破坏了。

而中线曹仁攻打的是濡须,这个地方曹操已经打过很多次了,但都没有打下来,所以曹丕事先可能也没指望能打下,所以才只派了曹仁一个大将,估计也是牵制吴军为主。不过因为朱恒中了曹仁的声东击西之计,给曹仁攻破濡须的机会。

然而后来曹仁自己作死,自己作为大将不亲自带兵作战,反而跑到后方作为支援,派几乎没军事经验的长子曹泰指挥攻城战,还派部队深入敌后,不听蒋济的劝言,最终大败亏输,自己事后也因此丢了性命。

作为曹魏的主攻方向,西线战场的形势要比其他两线战场好很多,孙吴在江陵的外围部队很快就被曹军消灭,江陵城轻易的就被曹真、夏侯尚等人包围,孙权派来的的援军诸葛瑾、潘璋等人也救援无果,曹军因此获得了六个月的时间来击破江陵,击败朱然。

然而曹军打死打活就是破不了江陵城,在朱然的守卫下,江陵城固若金汤,经过朱然长时间的拖延,局势逐渐发生的改变,随着瘟疫爆发,曹军不得不吞下败果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