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观望的曹丕(2/2)

当然了,如果曹丕只想做一个守成之主,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那就另说了。不过,不管怎么说,刘备和孙权之间内杠,对于曹魏而言都是利好,都是机会,但怎么把握这个机会,利用这个机会,就要看个人的手段了。

【孙权评西线三位统帅】

后世,孙权与陆逊评论周瑜、鲁肃和吕蒙时说:“公瑾雄威刚烈,胆略过人,于是打败曹操,开拓荆州,确实难得接替他的人,现在有你接替了。

公瑾过去要子敬到江东来,将他推荐给我,我和他饮酒交谈,他就提出了统一天下建立帝王基业的谋略,这是第一件令人快慰之事。后来曹操因为得到刘琮兵力的力量,扬言要率领数十万兵众水陆共进东吴。我将所有将领召请来,询问如何处置,没人率先提出适当的计策,至于子布、文表,都说应该派人送降书迎接曹操,子敬当即反驳说不可,劝我迅将公瑾召回,委以重任授以军队,前往迎击曹操,这是第二件令人快意之事。况且他的谋划,远远超过张仪、苏秦之计谋。后来他虽然劝我借地刘备,是其一大不是,但不足以损折他的两大长处。

周公对人不求全责备,故孤人忘其短而敬其长,常将他比作邓禹。又子明年少之时,我只以为他不畏劳苦,行事果敢有胆量而已。及至他长成以后,学问增进思想开通,奇谋异略,可说仅次于公瑾,但言谈议论才气英发不及公瑾。在图谋打败关羽方面,胜过子敬。子敬在给我的回信中说:‘帝王的兴起,都有要驱除的敌手,关羽不足以让人担忧。’这是子敬实际上不能办到,表面上说说大话而已,我也宽恕了他,不随意责备。但是他统领军队,没有失损任何营寨,能令行禁止,部下辖区内没有荒于职守的官吏,路无拾遗,他的治理措施也颇为完善。”

历史上鲁肃对于江东集团无疑是功大于过,孙权亦是如此认为,但孙权对于鲁肃的一些评价未免有些事后诸葛亮了。

当年鲁肃劝孙权借南郡以及和刘备、关羽搞好关系的时候,孙权自己可是也答应了的。鲁肃在江东集团中之中是亲刘派的典型代表,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肃就不是为孙权着想了,在曹魏的强大压力下,孙刘联盟取团抱暖本身就是应有之义,而和曹魏相比,关羽虽然是名将,但年龄已大,而且刘备的首要大敌也是曹魏,关羽的军队也不是对付孙权的,所以我不认为鲁肃的话有什么大问题。

如果后来曹丕在刘备进攻之际,趁火打劫,同时发兵讨伐孙权,我相信孙权一定说不出这样的话了,那个时候孙权一定会回想起来当年鲁肃可是早早就劝他和刘备搞好关系了。

毕竟相对于刘备而言,曹魏才是当时江东真正意义上的敌人,孙权和刘备都是野猪,但曹魏却是猛虎,野猪之间或许也有内斗,但野猪和老虎却是无法做朋友的。

三国时代的大势是孙刘联合抗曹,这一点从未改变,孙权和刘备之间的内斗,只能消弱联盟实力,让曹魏得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