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曹魏代汉(2/2)

十月二十八日,魏王曹丕登上祭坛,接受了皇位的禅让,文武百官都在两旁陪拜。事后,魏王下坛,参加完燃火祭天地的大礼后返回。把年号延康改为黄初,并大赦天下。

曹丕称帝时对于刘协还是比较客气的,还对刘协说:“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不过曹丕的姊妹可就不这么看了,当时曹丕的妹妹曹节是大汉皇后,掌控了玉玺,不愿交给曹丕,已经来了好几拨人催要,每次曹节都发怒把使者骂走。

然而玉玺终究只是一个象征物而已,并没有办法改变大势,曹节最终还是要交的,当时曹节捧出玉玺,使者正准备恭恭敬敬地接住。曹节把玉玺扔到台阶下面,掩面痛哭道:“上天不会保佑你们的,你们不得好死。”使者们不敢看她,将玉玺捡起来掸掸灰尘,拿着跑了。曹节作为汉末皇后一共在位七年。曹丕夺得了帝位以后,以曹皇后为山阳公夫人。

魏文帝追赠皇祖为太王,父武王为武皇帝,尊王太后为皇太后。赏赐每个男子一等爵位,为父后者及孝悌力田(在汉代,“孝悌力田”是作为一种荣誉头衔,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每人赏给二等爵位。把汉朝的众位诸侯王封为崇德侯,列侯封为关中侯。把颍阴的繁阳亭改为繁昌县,增封爵位各有不同。把相国改称司徒,御史大夫改称司空,奉常改称太常,郎中令改称光禄勋,大理改称廷尉,大农改称大司农。郡国县邑,也有许多改动。还把原魏国的玉玺授给匈奴南单于呼厨泉,另赏赐他青盖车、乘舆、宝剑、玉玦。

【献帝后事】

黄初元年(220)十一月一日,曹丕尊汉献帝为山阳公,把河内郡山阳邑一万户作为他的封地,使用汉朝的历法年号,可以用天子的礼仪祭天,上奏不用称臣,朝廷在太庙举行祭祀典礼时,可分享祭品;又封山阳公的四个儿子为列侯。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刘协寿终正寝,魏明帝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八月壬申,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

【东汉王朝的终结】

公元220年东汉王朝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是建安二十五年,曹魏的创始者曹操就在此时去世;这一年也是延康元年,标志着曹丕时代的来临;这一年更是黄初元年,标志着东汉王朝的正式覆灭,曹魏帝国的建立。

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提出了“五德终始说”的理论,并用它来解释王朝的兴衰、更迭。五德终始说的理论来自于民间流传甚广的阴阳五行说,所谓的“五行”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金、木、水、火、土。由于汉为火德,按照五德相生说,火生土,故代汉者必为土德。所以魏文帝曹丕的年号是“黄初”,表示自己是土德,可以代汉称帝。

历史上曹丕以禅代的形式来完成改朝换代是相当高明的谋略,他向天下人昭示,大魏的政权不是抢来的,而是汉朝皇帝让给我的。尽管汉魏禅代是曹丕逼迫汉献帝逊位,但仍然符合中国古代的仁政精神和礼治原则。它仅仅以汉代帝王一姓一族权力的终结,这种古代社会最小的成本,来换得政权平稳的交接。相对于汤武革命所带来的广泛杀戮而言,流血牺牲无疑要少得多。

后世学习曹丕篡汉的人物是非常多的,最近的就是司马篡曹,远一点还有赵宋代周,可见曹魏代汉的影响之大。在曹丕称帝后不久,刘备也在成都称帝,继承汉朝,创立了蜀汉,随后孙权也最终选择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