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曹丕上位(2/2)

据《魏略》记载,当时洛阳的军士民众颇苦于服劳役,军队因失去了统帅便骚动起来。有人主张把消息压住,暂不发丧。贾逵没有采纳这种意见,坚持派使者到各地去发丧,让内外官员都来吊丧。青州兵听说主帅已亡,敲着鼓一批批地走散了。大臣们认为应当马上禁止青州兵这种无视军纪的行为,不服从的就要治罪。贾逵认为魏王已殡,继... --

最快更新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

殡,继嗣的新王还未拥立,此时最好还是对****进行安抚。于是说服了众大臣,并发给青州兵长檄公文,让他们凭着公文可以在回家的路上得到当地官员提供的粮食关照。如此一来,一场骚动才被平息下去。

曹操死后,群臣都到大殿哀悼,这时有人建议将各城的守将都换成沛国和谯县的人(曹操的老乡),徐宣严词反对:“现在远近统一,人人都忠诚守节,为什么要将守将都换成沛国和谯县人,而伤在当地长期守戍将领的心?””曹丕听了这话,赞叹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社稷之臣啊!”

<></>    当时魏世子曹丕在得知父亲曹操去世后,号啕大哭,中庶子司马孚进谏说:“皇帝刚去世,天下要依靠殿下的号令。应该向上为了祖先,向下为了天下,怎么能模仿平民百姓的孝呢!”太子过了很长时间才停下来,说:“爱卿说得对呀。”

群臣刚听说魏王驾崩了,互相聚在一起痛哭,不再讲究排列次序。司马孚用严厉的声音向朝臣呵斥说:“现在皇帝刚去世,天下震惊动荡,应当早立继位的国君,来安定天下,(你们)却只在这里哭吗!”司马孚和尚书和洽一起驱散了大臣,安排好宫禁的防卫,准备好丧葬事宜,拥立魏世子曹丕继位。

刚开始邺都的群臣都认为要让太子曹丕袭曹操爵位的话,必须等待一份天子正式的诏命才可实行。尚书陈矫却提出异议:“大王在外逝世,天下都感到惶惧。太子(指曹丕)应该放下哀痛立刻继位,来安定天下之心。而且大王的其它儿子(曹彰等人)亦在附近,如果不立即行动的话,可能有人萌生异心,让彼此间的秩序出现混乱,如此那社稷将会面对重大危机。”

于是陈矫设置应有的礼仪后,便假借卞夫人的命令让曹丕袭爵,并大赦天下。曹丕事后便说:“陈季弼即使在面对如此重大事变当中,仍能表现其明略过人的一面,可以说是一时俊杰!”

不久,汉献帝派御史大夫华歆带着诏书,授予曹丕丞相印绶和魏王玺绶,仍兼任冀州牧,于是曹丕尊奉母后卞氏为王太后。

同年,改年号为延康,延康元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

曹丕上位之后,任命太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后以夏侯惇为大将军。曹丕还置散骑常侍、侍郎各四人,诏令太监职位不得超过众署令级别,并把这个诏令刻在金册上,收藏在石室之中。

同时曹丕下令鄢陵侯曹彰等人都回到自己的封地。临侯曹植的监国谒者灌均,迎合曹丕的意图,上奏说:“临侯曹植酗酒,言辞轻狂使用慢,动持并胁迫魏王的使者。”曹丕贬曹植为安乡侯,将曹植的党羽,右刺奸掾、沛国人丁仪,黄门侍郎丁廙兄弟,二人及两家男子全部处死,夏侯尚曾经为丁仪等求情,未果。

ps:这是补昨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