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曹操糟糕的外交(2/2)

曹操在一段时间内面临着四面皆敌的局面和其“出色”的对外交涉水平是密不可分的。

刘备和孙权则是曹操后期的主要敌人。

曹操对于刘备可以说是很不错的,但刘备有自己的野望,所以这没什么好说的。

而孙权,实际上曹操是能避免的。在曹操南下荆州的初始,曹操几乎成功的控制了荆州,但曹操在刘备和孙权交通之际无动于衷,想着孙权和公孙康一样把刘备的人头送给自己,结果就看着诸葛亮把孙权拉倒了刘备一边,拉倒了自己的敌对面。如果曹操同样派出使者去孙权哪里,就算不能让孙权直接投降,但也能让孙权和刘备的联盟产生很多的变数。

后期孙权曾经转而向曹操靠拢,但实际上和曹操方面的关系不大,曹操在死前也没能怎么利用这个机会。

至于刘璋、张鲁、马超、韩遂等诸侯,马、韩是曹操努力过的,但刘、张曹操实际上可以做的更好。

建安四年(199),曹操派钟繇为侍中、代理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钟繇成功的说服了马腾、韩遂等关西诸侯,使他们归顺朝廷,但依然保持了独立性。

后来曹操对他们采取拉拢政策,马腾在张既的劝说下入朝为官,韩遂则说等几年,马超曾经明确的不愿意调任徐州刺史,后不了了之。

然而曹操派遣钟繇、夏侯渊率领军队出河东,试图经过马超等凉州军阀的领地进攻汉中张鲁,被马超、韩遂等人认为是曹操的假道灭虢之计,遂反。

由于张鲁的出身问题,曹操虽然曾经迫于形势任命其为汉宁太守,但实际上一直对其采取排斥政策,多次准备进军讨伐,但张鲁在曹操打败马、韩后,对于朝廷却反而是归心似箭,曹操在那时如果派出一使者很可能就不需要再动刀兵了。

刘璋在曹操讨伐荆州时曾经三度派出使者去见曹操,主动依附,第一次去曹操只是加封刘璋为振威将军,第二次曹操任命刘璋的使者张肃为广汉太守,第三次刘璋派张松出使,曹操没有任何表示,因此刘璋对于曹操失望之极,后来转而联和刘备。

在曹操的外交史上,敌人基本不能变成朋友,朋友基本都能变成敌人,当然曹操的目标是争霸天下,那么其他诸侯都最终会是其敌人,但这个时机很重要,把握好这个时间点,完全可以事半功倍。

曹操在历史上虽然非常优秀,但并不能掩盖他表现出来的外交水平渣一般的史实。

当然曹操之所以对于外交方面不上心,也是因为曹操集团的实力强大,曹操对于自己的军事水平非常自信,所以他不屑于通过外交这种软手段,更喜欢直接付诸于武力,但这样的结果却会往往使得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从而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波折,甚至会使得事情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所以曹操虽然表现出来的外交能力不行,但未必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尽力,或者说他压根不在意。

历史上曹操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却最终没能一统天下,忽略了外交因素是其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