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曹魏之乱 下(2/2)

邺。未及期,祎惧,告之太子,诛讽,坐死者数十人。

参与这次叛乱的人中还有很多荆州名士的晚辈,其中包括王粲二子,刘廙之弟刘伟,张绣之子张泉以及荆州名士宋忠之子。

【内忧外患的曹魏】

在建安二十三、二十四年(218-219)左右,曹魏集团处于一个少有的困难期,这个时候曹操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建安二十三年,曹操此时还远在邺城坐镇后方,派出夏侯渊等将领率领大军与刘备在汉中对峙,与此同时,和刘备、关羽暗中联络的金祎、耿纪看到曹魏代汉之势心中犹急,准备在许昌发动政变,以帮助汉献帝刘协夺回大权,他们此时发动政变一方面是因为曹操不在许昌,许昌内部较为薄弱,另一方面是南方有关羽相呼应。虽然这次叛乱最终被平定了,但同时也掀起了一波反抗曹魏的浪潮。

许昌的这次叛乱和刘备、关羽等人有着直接的关系,毕竟对于刘备集团而言,攻取许昌,夺回天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曹操后来派曹仁讨伐关羽,很可能就和这次叛乱有着直接的联系。曹仁屯兵樊城后因为后方宛城的叛乱,没能及时南下,而汉中的战局也因为夏侯渊的战死而发生逆转,后来曹操亲自出兵夺取汉中,也是无果而终。

在建安二十四年(214)时,局势对于曹魏时越发的不利了,曹操先是折损了大将夏侯渊、丢失了汉中,后就连本身是讨伐关羽的曹仁也反过来被关羽所讨伐,不仅曹操派去支援的大将于禁兵败投降,襄樊一带的军队也损失惨重,曹仁也被关羽所包围,危在旦夕。

在这种情况,邺城的魏讽等人蠢蠢欲动,预谋造反。从这次叛变的参与人员上来看,魏讽可能是豫州沛国人,刘伟、张泉等人则和荆州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无论是豫州还是荆州也好,都和刘备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三国时期,因为刘备先后被陶谦、吕布推荐为豫州刺史,后更是曹操任命为豫州牧,所以刘备在东汉末年又被称为刘豫州,至于荆州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魏讽之所以准备叛乱和刘备、关羽等人有直接的联系吗?他们之间有联络吗?我认为有这个可能性,但却不需要往这方面想的太多。

因为相对于许昌而言,邺城对于刘备、关羽等人实在是太远了,并且还没有相关资料的记载,在先前的金祎、耿纪之乱中是直接有记载和他们以刘备作为外援的。

魏讽的叛乱更可能是因为曹魏势头的衰落所引起,毕竟曹操已经在汉中输了一次,现在襄樊又惨遭失利,输一次可能是偶然,输两次就让人感觉可能是必然了,而魏讽本身又是一个野心家,可能看到曹魏局势不对就想干笔大的,而刘备在荆州、豫州声望较高,所以就有不少荆州子弟追随于他。

这次叛乱实际上也没产生多大的影响,相对于金祎、耿纪之乱而言,魏讽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