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襄樊会战的起源(2/2)

最快更新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

一个人的舞台,他以弱击强,利用洪水将曹魏军队的短板无限放大,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差一点就把曹仁打得全军覆没。

如果关羽临时起意挑起这次战争的话,我们可以想像,他是很难取得这样成果的。关羽本身也是一个名将,他根本不会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一次性犯下两个军事大忌,汉水大涨的时间也正好是在关羽出兵以后,这些很难都是巧合。

关羽既然将战争的战场放在了敌军大本营所在的樊城一带,那么前期的调查工作一定少不了,所以关羽应该是在筹划良久之后才发动的襄樊之战,其前期准备工作甚至在汉中之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可能已经在做了。

再联系一下许昌内部金祎等人的叛乱,关羽很可能更早之前就有了北伐的想法和准备,只不过局势的变化也很快。

当然了,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之后,也可能对关羽产生了很大的刺激,这点估计也是关羽最终北上讨伐曹仁的原因之一。

回到最初的话题,关羽当时是否应该讨伐曹仁呢?我的回答是关羽没有理由放过这次机会。

首先来看关羽当时面临的选择,当时曹仁已经大军压境,驻扎在樊城,只不过因为宛城之事暂时没有南下,后期曹仁做好准备之后,有一定的可能南下讨伐江陵。(本来曹仁是一定会南下讨伐关羽的,不过随着曹操退出汉中,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曹仁有可能转变方针,不再南下。)

而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关羽已经做好的对曹仁的防御,甚至关羽还仔细研究了荆州的形势,发现了击败甚至消灭曹仁的机会,如果成功可以将曹仁麾下数万精兵几乎一网打尽。

此时,关羽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防御,一个是进攻。

首先是防御,从当时的局面的考虑,曹仁虽然有一定的可能放弃对关羽的进攻,但主动权并不在关羽手中,曹操如果抹不开面子,非常得让曹仁夺取南郡报汉中被夺之仇,关羽也没办法。关羽当时已经做好防御的准备,而且刘备也差不多返回成都,曹仁就算来袭,关羽还可以得到益州的支援,这样来看曹仁击败关羽夺取江陵等地的希望并不大,但于此同时,关羽也做不到水淹七军了,重创曹仁的可能性也大为降低。

之后则是进攻,如果当时关羽的谋划成功,最好的情况下关羽可以一举将曹仁麾下数万部队歼灭,夺取襄阳、樊城,打开通往许昌的道路,最坏的情况下是曹仁主力固守在城池之内,虽然没被水淹多少,但日子也好过不了,而关羽凭借手中的水军想打就打,想跑就跑,至少一战之后,曹操、曹仁短期是甭想反攻了,因为襄樊被淹之后的残局还等着他们收拾呢。至于谋划没成功,这点不要想太多,打碎一个花瓶要比制造一个花瓶简单的多。

所以关羽为什么不打樊城?他错过了这一次机会,下次哪里还会有这么好的机会一举消灭曹操的数万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