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水淹七军(2/2)

:“山洪来的快去的快,希望不会太久。听闻关羽遣其它将领在郏下,自许昌以南,百姓都是非常担忧,关羽现在不敢进攻,是害怕我军后面成犄角。如今若逃跑,洪河以南的地方就不是我们的国家所拥有了,君请再坚持等待。”曹仁说:“没错。”满宠把自己的白马淹死,与士兵共同盟誓,以必死之心迎战,曹仁也激励将士们的勇气,表示了誓死守城的决心,将士们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都一心守城,于是众人重新振作。

早先,司马懿曾经劝告曹操荆州刺史胡修粗暴,南乡太守傅方骄奢,都不应驻守边防,不过曹操未予重视,结果后来宛城叛乱,关羽讨伐襄樊之时,二人也背弃国家投靠关羽。

后关羽又派别的将领把将军吕常包围在襄阳,陆浑百姓孙狼等造反作乱,杀死了县主簿,向南归附关羽。关羽授给孙狼官印,给他军队,让他回去作寇贼。在许都以南,处处有人与关羽遥相呼应,关羽的威名震动了整个中原。

【落于下风的曹仁】

现在很多人认为于禁、庞德等人是曹仁被围之后,曹操派去支援的,这点可能是有些误解的,《庞德传》中记载为“侯音、卫开等以宛叛,德将所领与曹仁共攻拔宛,斩音、开,遂南屯樊,讨关羽”。可以看出庞德从一开始就是追随曹仁的将领,并不是后期曹操派去支援曹仁的。《于禁传》中则有“又遣禁助仁”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实只有于禁才是曹操派去支援曹仁的将领。

而曹仁当时在樊城的兵力也不少,毕竟本来曹仁就是来讨伐关羽的,只不过曹仁留在樊城内的兵力不多而已,《曹仁传》中表明关羽水淹七军后,驻守樊城的军队还有数千人,那么在之前樊城内部的兵力甚至可能有一万左右。

而关羽在战后俘虏的记载,《资治通鉴》中是“羽得于禁等人马数万”,《吴主传》则是“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也就是说关羽抓的俘虏至少有三万人,那么于禁、庞德等人在城外的总兵力保守也要有五万以上,加上樊城、襄阳的部队,曹仁当时的总兵力在六万以上,而且六万只是一个保守的数字,而前文也说过了关羽当时的兵力应该在三万左右,这样算下来,当时攻击方和守卫方的兵力对比是相当悬殊的,在1:2以下。

据《庞德传》中“仁使德屯樊北十里”的记载,可以看出曹仁对抗关羽的策略是城内以少量兵力驻守,而大军在城外,伺机而动,于禁来之后,估计樊城外围军队就主要为于禁所掌控了,至于于禁带了多少军队来救援,我个人认为可能并不多,因为曹仁本身就是准备讨伐关羽的,他手中的兵力是足够防御的,甚至足够进攻的。

曹仁将多数兵力至于城外,伺机而动,少量军队守卫樊城,这个策略看起来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曹仁兵多,关羽兵少,守卫樊城几千、万余军队就已经够了,曹仁的目标并不是简单击退关羽,在这种军力优势下,曹仁当然想将关羽直接击溃了。

但关羽敢在这种情况下攻打樊城,当然也是有底牌的,曹仁的策略很可能在战前就已经被关羽所预料,甚至于这种情况就是关羽所引导的,要不然为什么发大水之后,曹军都被淹了,而关羽军队就没事,要不然为什么关羽敢以少量军队主动出击,敢越过襄阳直接打樊城。

曹仁不弱,但关羽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