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曹魏和孙吴之间对抗的暂停(2/2)

曹操最大的对手,但随着周瑜的逝去,刘备势力的不断扩大,孙权和刘备之间的联盟已经不再稳固,刘备也有取代孙权成为曹魏最大威胁的趋势,此时孙权和曹操都到了需要改变的地步了。

对于孙权而言,他虽然和刘备平分了荆州,暂时压制下去了矛盾,但已经无法改变双方联盟已经发生裂痕的事实,孙权在此时已经无法相信自己的盟友刘备了,同时孙权还在北线久久打不开局面,被挡在合肥之外,所以孙权已经不愿意在继续和曹操进行无谓的战争了。

当时曹操和刘备之间的矛盾也是一触即发,刘备那边已经在磨刀霍霍指向汉中,这时候孙权就有了休养生息的本钱,他可以看着刘备和曹操拼死拼活,然后再决定下一步。

而对于曹操而言,他虽然把孙权挡在了合肥之外,但自己也是很难跨过长江一步,当时孙权虽然屈尊请和,不过曹操实际上也无法渡江南下,同时曹操还要顾及汉中那边的情况,所以曹操当时放孙权一马就很正常了。

曹操未必不知道孙权指望自己和刘备火拼的意图,但单单一个刘备总比刘备加孙权好对付吧。

建安二十二年(217)到黄武元年(222),曹魏集团和孙权集团就此进入了一个短暂的平和期。

【曹操和孙氏】

历史上曹操和江东孙氏集团之间的外交关系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建安二年(197)到建安五年(200),当时孙策从袁术麾下独立,为了谋求发展的空间,孙策积极靠拢朝廷,以对抗自己的旧主袁术和仇敌刘表,当时曹操也将孙策作为了牵制袁术、刘表的棋子所以两者关系接近于半盟友。

第二个阶段是在建安五年(200),当时孙策已经横扫江东势力大增,曹操对于其开始限制,不仅要求孙策的弟弟们入朝,还任命扬州刺史以动摇孙策在江东的统治,而孙策也不是好惹的,他在曹操和袁绍对抗的关键时刻准备出兵北上,并且还杀掉了扬州刺史严象,不过孙策于同年受到刺杀而去世。

第三个阶段是在建安五年(200)到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接受了张纮的建议没有趁机南下,而孙权继位后也逐渐稳定了局势。后来曹操讨伐北方袁氏,孙权进攻荆州刘表,二者关系不冷不谈。

第四个阶段是建安十三年(208)到建安二十二年(217),曹操在消灭袁氏后,又吞并了荆州,遂将目光转向江东,孙权为了自保被迫和刘备联盟以抗衡曹操,此后孙刘联盟先后在赤壁和江陵大败曹操军,双方的对抗转入均势。

曹操和孙权则围绕江淮一带展开了近十年的对抗,曹操过不了长江,孙权过不去合肥,随着刘备势力的不断扩张,二者再次谈和。

第五个阶段是建安二十二年(217)到建安二十五年(220),曹魏集团和孙权集团短暂的结束了对抗,曹操于公元220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