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意义有限的胜利(2/2)

建安七年(202),在张既的劝说下,马腾派出自己的长子马超联合韩遂的部队一起去支援钟繇讨伐南下的郭援,最终马超麾下大将庞德将郭援斩杀。

建安十年(205),张既征集马腾、韩遂等人击败了高干、张晟军,还斩杀了反叛的卫固等人。

建安十四年(209),韩遂派自己的女婿阎行前往拜谒曹操,曹操厚待阎行,上表朝廷授阎行为犍为太守。阎行趁机请让他的父亲入朝任职,阎行西还见韩遂,把曹操劝韩遂入朝的话告诉他。并趁机劝韩遂归附曹操,劝他先派一个儿子入朝作为人质。韩遂说:“暂且再观望几年!”后来就派自己的儿子与阎行的父母一起入朝。同年,马腾入朝,只留长子马超一人在三辅掌控部队。

建安十五年(210),在渭南之战前夕,韩遂亲自率军讨伐之前杀死雍州刺史邯郸商而反叛的武威太守张猛,并且将其消灭。

从中我们看出,在渭南之战前,关中和凉州的诸侯们对于朝廷已经基本服从,那时马腾已经入朝,韩遂甚至也快了,关中和凉州的诸侯们对于曹操而言并不是一个潜在的敌人,相反是一个明显的助力。

这点从渭南之战中也可以看出来,关中诸侯联军明显以防御为主,他们的目的是阻止曹操军的进犯,而不是杀出关中。关中诸侯们对于曹操的威胁可以说是非常有限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是很难以主动出兵讨伐曹操的。其中就以马超为例,当时马超的势力主要在三辅,和曹操势力接壤,马超要打曹操必须顾及自己父亲马腾和其他的兄弟们,就算他自己丧心病狂不管马腾,但马超的那些部下只要问马超一句:“您不顾及老主公的性命了吗”,马超就歇菜了。

历史上马超之所以能组织关中诸侯们对抗曹操,并不是因为他们入侵曹操的地盘,而是曹操军杀到了他们的地盘,后来马腾几乎被曹操灭族,是因为马超不仅反抗了,而且还输了,输了之后还在凉州掀起叛乱,如果马超赢了,马腾后来很可能就不会死了。

说到底,当时的关中、关西诸侯们在朝廷长期的安抚下已经失去了主动对抗的决心,而他们也没有迹象会和其他诸侯,例如孙权、刘备等人联合对付曹操,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会放弃自保。据《魏书》记载,后来曹操就后悔不听卫觊的话,逼反了关中诸将。

相对马超、韩遂等人而言,刘备、孙权才是当时曹操的首要大敌,那时曹操派出夏侯渊、钟繇等人准备讨伐汉中,反而刺激了刘璋,使得其最终做出了迎刘备入蜀的决定,间接帮助刘备夺取了益州。后来刘备在抽掉诸葛亮等人讨伐益州之时曹操更是南下讨伐孙权,而那时荆州已经被两次抽掉部队,剩下的主要将领也只有关羽一个人而已。

并不是说曹操拿下关中没有意义,但从当时的情况上来说,曹操还有着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做。

ps:刘备、孙权和曹操对着干,曹操不打他们,马超、韩遂等人奉曹操做老大,曹操反而把他们灭了,关中诸侯们也够倒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