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诸葛亮出使成功的客观条件(2/2)

而历史上诸葛亮能把联盟和抗曹混为一谈,除了他交涉水平非常高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孙权,乃至于整个江东集团而言,当时抗不抗曹这件事情远比和不和刘备联盟这个话题重要的多。

这也是一代明主孙权能被诸葛亮忽悠的先决条件。

对于孙权而言对抗曹操还是归顺朝廷是当时的头等大事,而和不和刘备联盟,孙权并没有多余的心思考虑这方面。

在当时整个江东都在为归顺还是反抗而激辩着,他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的那是一塌糊涂,孙权的主要心思也放在这方面,毕竟这件事情关系到了江东集团的根本,相比之下刘备是不是有着和自己相结盟的资格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而除了孙权之外,包括周瑜、张纮、张昭等重要的谋臣、将领所先考虑的也是抗曹还是归降,诸葛亮的到来被周瑜等人认为是对自己,对于抗曹派的支持,所以周瑜他们就算看穿了诸葛亮的意图,也很可能不会点破,毕竟当时抗曹派首先任务是压制以张昭为首的归降派,他们没有多余的精力放在联盟刘备这方面上。

而张昭等人虽然支持归降,但实际上他们这样做出发点也是为了东吴,这后文再说,而《三国演义》中记载张昭等人刁难诸葛亮,导致上演了“舌战群儒”,这在正史上是没有的。相反,当时张昭对于诸葛孔明是很看好的,并且还想将其推荐给孙权,只不过诸葛亮自己没答应。

说到底,诸葛亮能成功说服孙权结盟,还是曹操给予孙权乃至整个江东集团的压力太大了,以至于他们忽略了诸葛亮心中的小算盘。

不过话说回来,曹操给予孙权的压力大,但对于刘备和刘备集团而言这也是同样的,准确而言是有过之而不及。

当时刘备的情况可是比孙权惨多了,孙权至少自己的江东还在,而刘备连自己的地盘都没有了,只能带着一些残兵败将寄居在刘琦那里,而且面临曹操的攻势还首当其冲,孙权急,但刘备和诸葛亮实际上更急。

当时诸葛亮对于刘备的急迫局势是心知肚明的,刘备比孙权更需要对方的帮助,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却反而不急不躁,表现出了非常出色的心理素质,冷静的分析了孙权集团当时的情况,再和孙权的直接对话中,步步为营,最终成功让其进入了自己的语言陷阱,基本没有付出任何的代价的情况下成功联合到了孙权对抗曹操。

刘备在自身远弱于孙权和曹操的局面下派诸葛亮出使江东,诸葛亮却成功的在几乎没有付出任何的代价的情况下完美的完成了任务,成功拉拢到了孙权,并且还能和其对等结盟一起对抗曹操,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可以说是一次外交奇迹。

ps:晚上要没事还有一章,补周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