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逃命的刘备(2/2)

而刘备后来察觉了这个事情,而刘琮怎么做的,他派了一个叫宋钟的人去告诉刘备,“宋钟”“送终”刘琮这是什么意思啊!

更不要说刘琮放弃了自己父亲的基业,未发一兵一卒就抛弃了荆州的百姓,抛弃了效忠于自己的将领和官吏,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刘备,所以刘琮对于刘备而言是无道的,“君有道,从之,忠之,君无道,伐之”。

所以在当时刘备讨伐刘琮可以说是正义的,应该的,而刘备的部下们也是两度劝说刘备出兵。第一次在宋钟带着刘琮投降的消息来了之后,大家劝刘备动手,刘备不忍,第二次刘备兵临城下,刘琮没脸见刘备,襄阳城内大批士大夫和百姓来投,诸葛亮劝刘备动手,刘备还是没答应。

这时刘备的仁义已经是当断不断了。

刘琮未战便降将荆州拱手让人,对于自己的声望是一个很严重的打击,等于他自己放弃了荆州,这个时候的荆州看似有主但实际无主,刘备完全可以趁机夺取,先在曹操之前占据襄阳,控制住刘琮和相关官员,甚至可以废掉刘琮改立刘琦,就算在曹操攻势下守不住襄阳也可以退守江陵,依托南方的四郡,在外连孙权,也是完全可以和曹操一战的,总比慌乱难逃,将刘琮和荆州让给曹操好。

但刘备那时已经失去年轻时期的冲劲,想当年督邮不过是要罢免掉刘备的官职,刘备便将其绑起鞭打两百下,而刘琮作为自己的君主却放弃自己背叛自己,刘备也只是招呼一声,最终都不忍动刀兵,刘备虽然的确已经不是小年轻了,但这样未免太仁义过度了。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这句话并不是刘备刘皇叔第一个在历史上说出来的,第一个提出来这句话的人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

但刘备当时说这句话却是很让人感动的,我们要知道当时刘备在干什么,他可不是在游山玩水,他是在逃命啊,曹操同学可是已经到荆州了,很快就要杀过来了,但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依然没有放弃累赘,没有放弃自己的追随者,他派出关羽开道,而不是自己先走一步,刘备选择了和普通的老百姓们一起南下,他选择了和他们在一起,哪怕刘备很明白曹操已经不远了,刘备说要以人为本,他做到了。

很傻很天真,但真的很让人感、动。《习凿齿曰》上对此就有评论:刘备尽管处在颠沛流离和危险艰难之中,却更讲信义;尽管形势事态危急,说出的话却并不违背道德。他追念刘表当年的旧恩,以情感动三军;眷恋追随他的民众,使这些人都甘心与他共度患难。刘备终于能建成大业,不也是应该的吗?

然而刘备同学这样做感动的了我们,但感动不了曹操,所以孟德同学不会因此放过他的,而慢慢腾腾的刘备大队也是不可能逃脱曹操大军的追击,反而会给予曹操追击一个极大的优势,其结果刘备必然会被曹操追上,而且会一举就被击溃,那些追随刘备的百姓和士大夫必然因此会受难,甚至刘备自身的安全可能都得不到保障。

所以仁义不能过度,过度的仁义反而可能害了自己还害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