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平定叛乱(2/2)

据《典略》记载,当时孙辅担心孙权没有能力保守江东,趁孙权出行时派遣使者与曹操暗中来往。结果孙辅暗通曹操之事,被人告发,孙权回来后,假装不知道此事,与张昭共同召见孙辅,对孙辅说:“兄弟之间不愉快说出来,为什么要叫外人来呢?”孙辅否认没有此事,孙权将孙辅与曹操往来的书信拿给张昭,让张昭拿给孙辅看,孙辅惭愧的无言以对。孙权于是尽杀孙辅的近臣,削减他的部曲,将他流放到东部幽禁。

【丹阳之乱】

建安八年(203),丹阳太守吴景因已故骤逝,孙权的三弟孙翊遂以偏将军领丹杨太守,时年二十岁。

当初孙权杀吴郡太守盛宪,盛宪以前的同僚孝廉妫览、戴员逃亡匿藏于山中。孙翊到了丹杨上任后,以礼罗致妫览为大都督督兵,戴员为郡丞,结果孙翊却被他们所害,当时的庐江太守孙河飞马疾赴宛陵,怒责妫览、戴员,说他们未能尽心职守,致使奸邪事变发生。二人私下商议说:“孙河与孙翊将军疏远,还这样指责我们。若是讨虏将军孙权前来,我们就无法活下去了。”于是杀死孙河,派人北往迎请扬州刺史刘馥,让他出兵镇守历阳,他们就率丹杨之众来响应。而后孙翊的部下徐元、孙高、傅婴等又杀死妫览、戴员,结束了这场叛乱。

据《吴历》记载,妫览、戴员亲近边鸿,数次被孙翊责难,于是密谋叛变。因孙权出征江夏太守黄祖,他们就找到机会实行奸计。其后丹杨郡诸县令长一齐会见孙翊,孙翊命妻子徐氏为他作宴卜卦,徐氏说卦相不佳有凶卦,劝孙翊不要作宴了。而孙翊认为长吏来了很久,应该尽快让他们离开,于是开始送客。平时孙翊出入时都会持刀,当时因有醉意,所以空手送客,边鸿于是从后斩杀孙翊,当时郡中所有人都很忙碌,无人去救孙翊。边鸿杀害孙翊后逃入山中,终被追捕的徐氏擒获。妫览和戴员将杀孙翊的罪责都推给边鸿,并且杀掉他,但丹阳的军士与孙权的军士都认定罪魁祸首是妫览和戴员,但却无力讨伐他们。

妫览之后更是肆无忌惮,他进入了孙翊的府中,夺取了原来孙翊的嫔妾及左右侍御,还准备要孙翊的妻子徐氏,徐氏却说:“请您等到我祭奠先夫之后”。

她找到了孙翊生前的亲信虎将孙高、傅婴二人,向他们哭诉了孙翊死亡的真相。孙高和傅婴听后,非常感动且愤怒,回复徐氏:“我受到府君(孙翊)的恩遇,之所以不当即就去死,是认为死是没益处的,想要有事情计划,但没有想好,不敢告诉夫人罢了。今日之事,实在是日夜所想的啊。”答应和徐氏合作共杀叛贼为孙翊报仇。于是,徐氏策划安排将他们藏在自己的卧室里,然后妫览月底当天迫不及待急着把徐氏娶为妻,徐氏用美貌引诱他进卧室。这个时候,徐氏大喝:“二位将军还不出来杀贼,更待何时!”预先埋伏的孙高和傅婴冲出来,将妫览砍杀身亡。接着,徐氏用同样的方法,把戴员也诛杀了,并将他们的首级祭孙翊墓。

孙权过来之后,将妫览、戴员的余党悉数诛灭,提拨孙高、傅婴为牙门,其他有功人员,也都受到不同的党赐。

历史上孙翊会有这个下场,可以说是自找的,在孙策把兵权交给孙权之后,可能孙翊并不服气,于是他拉拢因为盛宪之死而与孙权不和的妫览、戴员,并且委以重任,其心思昭然若揭。他可能认为妫览、戴员和自己志同道合,可以帮助自己对付孙权,但人家不是这么看,在别人看来孙翊就是孙权的弟弟啊。

事后诸葛亮来说,当时孙策选定孙权为继承人而不是孙翊,真心是英明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