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袭击许昌(2/2)

只要孙策出兵许昌,不管成功与否,都会极大的帮助到袁绍。以当时孙策集团的实力,组织个五万人的军队根本不在话下,而曹操在官渡对抗袁绍已经很勉强了,面临孙策可能的大举进攻并没有太好的办法,就算能将孙... --

最快更新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

算能将孙策击退,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更大的可能是两线全面奔溃,曹操甚至可能因此直接退出历史的舞台。

可以预见的,这必然会导致曹操在官渡面临更大的压力,官渡决战的结局极可能改变,然而曹操的失败对于孙策而言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当时曹操在中原腹地,他如果失败并且失去天子后,百分百无法再威慑周边的诸侯,其地盘很可能被直接瓜分,很袁绍势力则能乘此机会再次飞速发展,几乎能占据长江以北,而袁绍讨伐曹操的首要目标就是夺取献帝,这样一来孙策必然要面临已经几乎称霸的袁绍的压力,并且西面的刘表还是袁绍的重要盟友。

而且孙策地盘在东南一带,离中原较远,天子去哪里偏安之后权威会大为降低,作用不会有在许昌时那么高,更可能的是周边的诸侯不认可孙策的行为,北方的袁绍和曹操不必说了,刘表也不可能承认孙策这么做,孙策夺得天子之后,不仅有可能得不到大义的名分,还有可能被当做叛逆,遭到周边诸侯的群起讨伐。

所以孙策当时夺取天子不是没有弊端的,失败了不用说,成功了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忠心耿耿的老孙家】

历史上孙策想抢夺天子,一方面可能是自己想做下一个曹操,但不可否认的是,孙坚、孙策孙家两代人都对于汉室是忠心耿耿的。

孙坚就不用说了,讨伐董卓的时候他率军三战三胜,击败董卓夺回洛阳,如果不是因为袁绍拖后腿,孙坚很可能一鼓作气就打下长安了,当年孙坚感叹过:“我们当初一同举义兵,目的是为了挽救江山社稷。如今逆贼将被扫灭,内部却如此争斗起来,我跟谁戮力同心,回天转日呢?”

而孙策从他的言语和行动中也可以看出来他对汉室的忠心,在“江都对”中孙策就表明过自己想做朝廷的外番,而后在袁术谋划自立之时也是积极劝谏,最终为了大义和其断绝关系,后来孙策还积极想朝廷进贡,以表示忠心,并且都听从朝廷的诏令讨伐袁术和刘表。

然而当时天子被曹操作为傀儡,朝廷也是曹操的一言堂,在“衣带诏”事件后献帝和曹操之间的关系已经天下皆知,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做法也令天子豪杰们所不满,孙策对于朝廷如此尽心尽力,所换来的却是曹操的戒心和忌惮,这是孙策所无法容忍的,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于公于私,孙策都应该讨伐曹操,匡扶汉室。

孙策作为孙坚的长子,有责任有义务完成他父亲孙坚没有完成的事业,八年前,因为袁绍的阻挠,孙坚讨伐董卓的行动截然而止,非常遗憾的没能将天子带出董卓的魔爪,八年后,袁绍大举南下则给了孙策一次失不再来的机会,这一次孙策决定继续父亲的事业,从新的魔王曹操手中将汉献帝解放。

然而上天总是喜欢开玩笑,孙策刚刚准备出发,就已经遭到了厄运。江东小霸王再也没有机会驰畅天下了。

ps:快过年了,有点忙,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