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 《傅子》和郭嘉(2/2)

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

《魏书》是由王沈与荀顗、阮籍等多人一同撰写的,裴松之为《三国志》注引最多的史籍,多达227条,权威性要比《傅子》高不少,而且傅玄还曾经参与过《魏书》的撰集,从这点来看,《傅子》这一段的记载有些事后诸葛亮了。

但其后面记载郭嘉和程昱劝曹操不要派刘备去徐州的事情是有的,和《三国志》相关记载吻合。

第五处记载是关于刘备重新占据徐州后,曹操在面对袁绍巨大压力下决定冒着袁绍进攻的风险先对付刘备。《傅子》中原文是“太祖欲速征刘备,议者惧军出,袁绍击其后,进不得战而退失所据。语在武纪。太祖疑,以问嘉。嘉劝太祖曰:‘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太祖曰:‘善。’遂东征备。备败奔绍,绍果不出。”

裴松之认为“决计征备,量绍不出”应该是出自于曹操自己的决断,和郭嘉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这一处的记载和《三国志·》的记载是吻合的,可以看做是对其的补充,《武帝纪》是明确有郭嘉劝曹操先行对付刘备的记录的,原文为“郭嘉亦劝公,遂东击备”。

第六处记载的原文是“河北既平,太祖多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渐臣使之,以为省事掾属。皆嘉之谋也。”目前没有查到和其他资料的矛盾之处。

第七处记载是郭嘉死后,曹操对郭嘉的追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综述】

傅玄在历史上对于郭嘉颇有推崇,说他是已知的郭嘉的第一个粉丝,并不为过。所以他在描述郭嘉时的笔墨很多,立场倾向也有些问题。比如他移花接木把荀彧“四胜四败之说”移到郭嘉身上,又事后诸葛亮般的让郭嘉提前劝曹操对刘备提防。

但一杆子把《傅子》打翻也不对,因为总体而言,《傅子》对于郭嘉的记载大部分还是属实的。例如第五处的记载很明显就是对《三国志·武帝纪》的一个补充,甚至在文中都有“语在武纪”这句话,也就是说傅玄是先认可《三国志》中的观点的。当然按《傅子》的说法,郭嘉在这件事中作用也不小。

郭嘉是曹操的主要谋士之一,历史上有一定的地位,现在主要研究的初步资料就是《三国志》和裴松之的补注,这些都是三国时代到晋代的一手资料,其中以《三国志》为主,优先度最高,其次是《魏书》,毕竟《魏书》是官方的,权威性还是有的,最后就是《傅子》了。

在《傅子》关于郭嘉的内容中,我们要有所取舍,其中和《三国志》、《魏书》矛盾的地方都可以舍去,也就是第二处和第四处直接忽略,第五处可以作为参考。

其他方面则问题不大,可以放心的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