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历史上的袁氏集团 上(2/2)

早在袁绍活着的时候,内斗的苗头就已经很明显了,沮授和郭图,逢纪和田丰相互之间都是矛盾重重,... --

最快更新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

重重,袁谭和袁尚也因为继承权的问题相互斗争,袁绍在官渡失败就有内斗的因素,而在袁绍死后,袁氏内部的对抗不仅没能停止,反而越加剧烈。

当时袁氏主要分成了两个阵营,一波人以袁谭为首,希望作为长子的袁谭继承大业,其中主要包括郭图、辛评和辛毗等人,另一波则以袁尚为首,大部分都聚集在邺城,他们之所以支持袁尚,一方面固然和袁尚关系不错,但也有和袁谭以及他身边人有矛盾的原因,其中主要包括审配和逢纪等人。

其结果袁尚一派趁着袁谭在外之际,假立文书让袁尚继承了大业,两兄弟也因此矛盾深固。他们在面对的曹操大军之时,面和心不和,不能齐心同力,结果完全不是曹操的对手。

而曹操退军之后,袁谭和袁尚的矛盾更是全面爆发,双方直接兵戎相见,袁尚借助雄厚的实力得以压制袁谭,而袁谭为了打败袁尚,最终接受了郭图的建议,假意归顺曹操,以取得朝廷的帮助,其结果就是引狼入室,让曹操轻易的在袁尚外出之际攻克了邺城,而袁尚失败后,袁谭也不是曹操的对手,被消灭。

袁尚逃到幽州后,和袁熙一起被部下赶到乌恒人的地盘,他们本来企图借助乌恒人的帮助恢复大业,而后曹操挥军讨伐乌恒,袁尚等人被迫再次流亡,投靠公孙康,并被其所杀,袁氏就此彻底覆灭,基本退出了三国时代的历史舞台。

【概述】

北方袁氏集团的起步期是初平元年(190)到初平二年(191),袁绍成为反董联军盟主到从韩馥手中夺取冀州。虽然早先袁绍就已经被董卓任命为渤海太守,有了自己的地盘,但由于他受到了冀州牧韩馥的限制,所以实际上连自由都没有,更不要说有自己的势力了。

韩馥决定参与反董之后才给予了袁绍自由,后来袁绍成为了联军的盟主麾下才整合了一个不小的力量。而在他夺取韩馥冀州之后,才有了自己的一块可靠的根据地,此后袁绍就以冀州开始了争霸天子的道路。

袁氏集团的发展期是初平二年(191)到建安四年(199),一直到袁绍消灭公孙瓒。在此期间袁绍和公孙瓒开始了北方争霸战,双方爆发了多次大战,在鲍丘之战后,公孙瓒再也无力对抗袁绍,只能困守易京。而在建安二年(197),朝廷任命袁绍为大将军,监管北方四州,两年后袁绍彻底消灭了公孙瓒,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北方之主。

袁氏集团的鼎盛期是建安四年(199到)到建安五年(200),一直到袁绍在官渡失败。在消灭公孙瓒后,当时袁绍是大将军,名义上地位只在天子汉献帝之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是拥有着当时最强的实力。而在官渡惨败给曹操后,袁绍的势力一落千丈,领地内也是叛乱纷纷,从此不复以往。

袁氏集团的衰退期是建安五年(200)到建安十二年(207),一直到袁尚、袁熙之死,袁氏的彻底覆灭。官渡失败后,袁绍大受打击,因病去世,而三子袁尚通过不正常的手段继位,导致和长子袁谭的矛盾激化,最终两兄弟决裂,给曹操入侵的机会,袁尚和袁谭先后被打败,袁熙、袁尚在辽东被杀后,袁氏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