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袁绍的士族生涯(2/2)

赵忠、张让等人被杀死后,纵横恒灵时代三十多年的宦官集团就此覆灭。

袁绍也实现了自己最初的人生目标,但事情还远没有结束。

【黑暗之后的黑暗】

袁绍最终打到了宦官集团,可惜这样并没能给大汉带来光明,由于外戚、宦官、士大夫三大集团在洛阳的大火拼,使得朝廷空前虚弱,群龙无首,就连天子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都流落到外,这一切一切都给野心家董卓机会,董卓乘机把天子控制在手里,然后逐步收拢洛阳里的军队,完全的占据了军事上的主动。

而袁绍或是心怀畏惧,或是还有幻想,在董卓进京之初并没有冒险对抗董卓,最终只能坐视董卓不断壮大。

董卓控制了一切之后,终于亮出了自己的獠牙,他准备冒天下之大不韪废立君王,废掉已经十五岁的少帝刘辩,改为拥立更好控制年仅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

在那一刻袁绍明白了幻想是不存在的,所以他沉默的拒绝了董卓,准备第二次战斗。

袁绍逃出洛阳后,在周秘、伍琼等人帮助下并没有被董卓通缉,但新任但冀州牧韩馥却给袁绍出了很多的难题,由于出身袁氏门下的韩馥畏惧袁绍的威信,派人对其几乎二十四小时监视,袁绍因此难以有所作为。

但桥瑁发三公书信给各州郡后,韩馥出于大义最终转而支持袁绍,袁绍这才得以解放。

后来各地诸侯纷纷响应桥瑁起兵反董,袁绍被推举为盟主,主持反董大业,袁绍一开始也是信心满满,尤其是董卓不战而退,迁都长安,更是极大的鼓舞了联军的士气,可惜后面的事情完全没有按袁绍的想法进行。

董卓西凉军的战斗力远远在众人想象之上,曹操、王匡、孙坚都先后惨败给了董卓的大军。

韩馥本来就对袁绍有所畏惧,此时更是逐渐减少了军粮的运输,导致了酸枣联军缺粮解散,袁绍的河内军也是面临了缺兵少粮的困境。

袁绍作为联军的盟主、士族的领袖被迫开始另谋出路。

袁绍最终决定另立刘虞,他成功的得到了韩馥的支持,但可惜刘虞想维护大汉的正统,不想做中兴大汉的新皇,袁绍的另立之策腹死胎中。

另立失败后,袁绍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挽救大汉,他自己也不想效忠于一个不到十岁的小毛孩,袁绍看到了大汉的衰落,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考虑,不再将国家利益作为第一位,他的士族生涯已经走到了终点。

在袁绍的士族生涯中,他作为名门之后成功的击败了几乎无敌的宦官,但作为士族的领袖却最终在西凉军阀董卓面前选择了暂时放弃。

毕竟时代已经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