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命运的转折点(2/2)

同年曹操进军豫州,袁术任命的陈相袁嗣投降,还基本消灭了豫州一带归顺于袁术的黄巾军,其余党也向曹操投降。后曹操又乘机击败了在梁地的杨奉和韩暹,两者后来投靠了袁术,刘备归顺后,被曹操任命为豫州牧。豫州就此被曹操初步平定。

建安二年(197)初曹操讨伐南阳张绣,张绣先是不战而降,但后来却突然反叛,曹操措不及防,惨败,其嫡长子曹昂、爱将典韦、爱马绝影、侄子曹安民均在这一役中丧命。

同年袁术称帝,并在下半年入侵陈国,曹操亲自率军讨伐,大获全胜,斩杀袁术麾下大将桥蕤、李豊、梁纲、乐就,袁术退往淮南。豫州就此基本被曹操平定。

同年曹操派曹洪讨伐张绣,不利,后亲自率军第二次讨伐南阳,攻克了湖阳和舞阴。

建安三年(198)初,曹操率军第三次讨伐张绣,但仍然没有取得胜利,由于传出了袁绍可能进军许昌的消息,曹操先行退兵。

同年吕布背叛朝廷,再次和袁术复合,并且派高顺击败了刘备与前去救援的夏侯惇。于是曹操决定进军徐州,消灭吕布。

在这次的徐州之战中,曹操先是屠彭城,在下邳城下数度大破吕布军,最终把吕布包围在了下邳,众叛亲离之后,吕布向曹操投降被杀。吕布被消灭后,徐州被曹操初步平定。

建安四年(199)初河内太守张杨被部将杨丑所杀,杨丑又被眭固杀死,眭固准备投靠袁绍,于是曹操派史涣、曹仁渡河击之,大破其军,曹操的势力范围也第一次扩张到了黄河以北。

同年下半年,曹操派臧霸进军青州,控制了北海、东安等地。曹操的势力范围到达了青州。

年末,张绣在贾诩的提议下再次投降曹操,被曹操任命为封为列侯,曹操因此得到了荆州的南阳郡。

同年曹操任命严象扬州刺史,联合其他诸侯讨伐袁术,袁术自灭后,曹操得到了扬州的淮南一带。

前四年和后四年曹操均是战绩辉煌,但所取得的成就却是相差万里,当然中间不仅仅是汉献帝一个人的原因,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天子的大义对于曹操而言是多么的重要,没有天子的曹操四年来最多还只是兖州之主,但控制朝廷的曹孟德四年下来已经开始染指天下,成为了当时距离最终的胜利最近两个的男人之一。

当然控制天子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但和其带来的好处相比,如何取舍实在是不需言语。

说“挟天子而令诸侯”是曹操和其集团命运的转折点,一点不为过。

ps:本文通过简单的直接比较让大家初步的了解一下“天子的大义”的重要性,后面还有这方面的进一步描述。本章是第三卷的最后一章,下一卷是第四卷《袁氏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