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狂士祢衡(2/2)

不能容人,现在送给刘表,你看怎么样?”

这下孔融也没办法为祢衡说话了,于是祢衡就被曹操送回了荆州刘表那里。

曹操不杀祢衡,顾及祢衡的名声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那时曹操刚刚迁都,还没能完全的控制朝廷,有点束手束脚,所以才表面上放了他一把。

所以不能排除曹操没有借刀杀人的心思。至于为什么会把祢衡送到刘表那里,因为祢衡本来就是从荆州过来的。祢衡在许昌逛了一圈,名声大振,刘表和荆州士大夫都开始佩服祢衡的才名,大家都对他很客气。

客气到了什么程度呢?文章言论,不是祢衡,谁也不能定稿。刘表曾经与各位文人共同草拟章奏,用尽了各人的才思,这时祢衡出去在外,回来看了,还未看完,就撕毁扔在地上。刘表大为惊怪。祢衡向刘表求笔墨,一会儿就写成了,词藻意思都很好。刘表大为高兴,反而更加器重他。

但刘表器重祢衡,祢衡就会把刘表放在眼里吗?完全不会!

祢衡依然我行我素,又把刘表得罪惨了,老是侮慢刘表,刘表也忍不了了,于是刘表向曹操学习,把祢衡送到黄祖那里。

历史上曹操有没有借刀杀人不好说,但刘表这个意思就有点明显了,他是知道黄祖性格比较急的,但仍然把祢衡送到了黄祖那里。

黄祖一开始也对祢衡非常好。让祢衡作为自己的书记官,而祢衡孰轻孰重、孰疏孰亲,都处理得很恰当。黄祖于是握着祢衡的手说道“:先生,这正合我的心意,(您写的)都好像是我心中所想的话。”

黄祖的大儿子黄射,任章陵太守,更与祢衡相好。曾经与祢衡一同去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黄射喜爱碑文,可惜自己没记下来。祢衡说:“我虽然只看一遍,还能记得,只是碑石上缺了两个字不知道罢了。就写出来了。黄射派人抄写碑文回来校对,完全如祢衡所写,没有不叹服的。黄射一次宴请宾客,有人送给他一只鹦鹉,黄射举着酒杯对祢衡说:“希望先生(就鹦鹉)作一篇赋,以此来使嘉宾高兴高兴。”祢衡提笔就写,中间没有任何改动,一气呵成,文辞色彩也很华美。

但祢衡就是祢衡。

后来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祢衡出言不敬,黄祖感到惭愧,于是呵斥他,但祢衡是什么人,他反而怒视黄祖,说:“死家伙,你为什么不早说呢?”黄祖这下气了,就让人把祢衡拖出,想要对他用刑,结果这个时候祢衡还在大骂,黄祖十分的愤怒,就干脆命令把他杀了。

而黄祖的主簿平日非常妒忌祢衡,得到命令后动手很快,黄射知道消息后徒步来救,但已经晚了。黄祖也后悔不该杀他,于是厚加棺殓。

祢衡死时二十六岁,其文章现在也已经基本散失了。

曹操有顾及,所以没杀祢衡,刘表性格温和,所以也没杀祢衡,但黄祖脑袋一热,把祢衡结果了。

但能怪谁呢?

历史上曹操和刘表是不是借刀杀人不是很重要的,性格决定命运,祢衡归根到底是自作孽不可活。

祢衡用他的一生把“狂”这个字,这个词表现的是淋漓尽致,但除此之外他还有表现了什么呢?他还留下了什么呢?

光“狂”有个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