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下(2/2)

曹操在进入后洛阳被献帝授于节钺,录尚书事,任司隶校尉,他又趁张杨、杨奉兵众在外,赶跑了韩暹,接着做了三件事:杀侍中台崇、尚书冯硕等,谓“讨有罪”;封董承、伏完等,谓“赏有功”;追赐射声校尉沮俊,谓“矜死节”。

然后曹操依照董昭策略,成功的麻痹了杨奉,顺势将天子迎到了许县,董承、董昭也和文武百官来到此处,曹操干脆将这里改名为许昌,作为大汉的都城。杨奉这才醒悟了过来,自梁县出兵想要劫回献帝,但为时已晚。

曹操迁都许昌之后,杨奉对其非常不满,于是杨奉和韩暹引军到颍川郡的定陵县劫掠骚扰,曹操一开始不予理睬,但这依然不过是麻痹之策,同年十月曹操趁其不备突然攻击了杨奉位于梁县的军营,杨奉、韩暹失去立足之地,向东投奔袁术。

而另外的两位重要白波军将领胡才和李乐则先后死去。胡才曾经欲攻韩暹,为献帝所阻,他后来留在河东郡为怨家所害。而李乐留守于河东,后病死。

曹操在趁他人尚未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迁帝都许,使皇帝摆脱其他势力的控制,被自己一个人控制在了手里。

当时曹操下手的速度有多快呢?曹操是在建安元年八月辛亥日被汉献帝封为司隶校尉的,仅仅九天之后,也就是庚申日,曹操就完成了迁都。

迁都之后,曹操集团的大本营也从原来的兖州治所鄄城迁到了许昌。

曹操在奉天子的问题上,下手不仅准,而且更快,最终准确的把握到了时机,而另一面的袁某人,恐怕此时还在思考中吧。

此后,曹操还加紧步伐剪除异己,提高自己的权势。他首先向最有影响力的三公发难,罢免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其次诛杀议郎赵彦;再次是发兵征讨杨奉,解除近兵之忧;最后是一方面以天子名义谴责袁绍,打击其气焰,另一方面将大将军让予袁绍,稳定大敌。

同年冬十一月丙戌,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曹操正式总揽政治军事大权。

此后从某种意义上说,曹操就是朝廷,朝廷就是曹操。

建安元年的迎天子,迁都许昌也是曹操集团发展的一个分界点。

曹操奉天子之后,不仅获得了董昭、钟繇等原汉室臣僚,而且赢得了天下大批士人的归心。经荀彧推荐,郭嘉、荀攸先后来投,避乱江南的杜袭、赵俨也于次年返归许昌,可以说是“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

不仅如此,曹操还获得了巨大的政治优势,使得其他诸侯对于曹操先天上就占据劣势。例如吕布虽事实上据有徐州,却不得不派人求曹操,希望朝廷正式任命自己为徐州牧。

曹操将献帝东迁之后,得以“挟天子而令诸侯”,使得曹操集团再一次获得了空前发展,这为曹操日后一统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魏国在日后三国对抗中占据优势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