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中(2/2)

最快更新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

七月,献帝的车驾终于辗转进入洛阳,杨奉和张杨出屯护卫洛阳,董承则和韩暹留在京中守卫皇宫,并因功升任卫将军。这个时候韩暹也被汉献帝拜为大将军、司隶校尉,并得以假节钺。他居功自傲、为所欲为、扰乱朝政,加之董承一向和其不和,于是董承开始找外援,那时由于张杨虽然奉天子对于朝廷的具体事物不感兴趣,董承不得已将其放弃,忧虑之下秘召兖州牧曹操勤王。

至于当时董承是不是就找了曹操一个人,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但在历史上曹操是下手最快的,这一点确凿无疑。

董昭原来是袁绍的部下,但后来因为董昭的弟弟董访在张邈军中,被袁绍所不喜,兴平元年(194)董昭以晋见献帝为借口离开了袁绍,但在董昭去往长安的途中,被张杨留在了河内,通过张杨将印和绶带送还朝廷,被授官为骑都尉,董昭就这样成为了张杨的谋士。

那时曹操被推选为兖州牧,派使臣来见张杨,想向他借路,向西到达长安去朝拜天子,张杨未听从。

董昭于是劝告张杨说:“袁、曹现在虽然还是一家,但其趋势是不会长久联合下去的。曹操现在虽然弱些,但实在是天下的一位英雄,您应当有意和他结交。况且现在正有机缘,应该帮助他与朝廷联系,并且上表荐举他;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那将永远是一种很深的情分。”

张杨这才向朝廷通报曹操的情况,又上表荐举。而董昭又替曹操写信给长安的各个将领如李、郭汜等人,根据他们的地位轻重不同分别表示殷勤友好。张杨也派遣使臣去见曹操。曹操赠给张杨犬马金帛,从此与西部地区有了往来。可以说董昭一开始就对曹操是很看好的。

兴平二年(195)汉献帝被李郭追到安邑,董昭跟随张杨前去救援,董昭在此被拜为议郎。

建安元年(196)曹操平定了许县一带的黄巾军,派遣使臣到河东去朝拜天子。这时汉献帝已经回到洛阳,韩暹、杨奉、董承及张杨相互间意见对立不和。

董昭因为杨奉兵马最强而缺乏外部援助,以曹操名义写信给杨奉说:“我对将军早已闻名,倾慕您的大义,所以推心置腹,赤诚相见。现在将军您将天子从艰难中解救出来,归还旧都,辅佐天子的功劳,当代没有人能和您相比,是多么的美善啊!现今群凶扰乱中原,四海不得安宁,天子朝廷至尊至重,我们的责任就在于维护和辅佐;必须依靠众位贤士来重建王朝秩序,这委实不是一个人能够独力建立的。心腹与四肢相互依赖,互为支持,缺一不可。将军您应当作为京城内的主要力量,我作外部的援军。现在我有军粮,您有军队,互通有无,足以互相接济,同生死,共患难。”

杨奉接到信后十分喜悦,对各位将军说:“兖州的军队驻扎许县,近在眼前,他们有兵有粮,国家应当依靠仰仗他们。”于是众人一同上表荐举曹操为镇东将军,继承他父亲的爵位为费亭侯,董昭调任符节令。

董昭、董承在历史上不约而同的都抛弃了自己的原主张杨,而选择了曹操,这难道就仅仅是巧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