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集合的曹操军(2/2)

夏侯惇,字元让,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的后代,是追随曹操最早的将领之一,在曹操讨伐黄巾军时乃至更早以前就已经开始追随曹操,勇猛善战,在曹操军里地位基本仅次于曹操本人。讨董联军组成后,曹操行使奋武将军,以夏侯惇为司马。

夏侯渊,字妙才,夏侯惇的族弟,他的夫人是曹操的妻子丁夫人的妹妹。曹操还未出仕时,曾因一件诉讼案将被治罪,夏侯渊为曹操替了重罪,曹操后来又设法营把他救了出来,他便因此免受刑罚。

在兖州、豫州大乱之际,夏侯渊因为家里贫瘠,没有足够的食物,于是他忍心放弃了自己的幼子,以保全自己已经死去弟弟的女儿。曹操起兵时,以夏侯渊为别部司马、骑都尉。

史涣,字公刘,沛国(治今安徽濉溪)人。少年时就已经有任侠之风。在曹操开始发迹的时候,史涣就以门客的身份跟从曹操,任中军校尉。此后史涣就一直随着曹操东征西讨,多立战功。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今山东莘县)人。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追随曹操了,虽然乐进容貌短小,但他本人非常有胆量。在曹操帐下效命时曾经被遣回老家募兵,募得了一千多人,归还后被曹操任命为升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枣祗,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他在投靠曹操以前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名气,曹操在陈留起兵讨伐董卓时,枣祗与曹操共举义兵,他在归附曹操后,袁绍甚至派人多次对其礼辟,亦是对其十分的欣赏,但都被枣祗断然拒绝,曹操为此十分的感动。

任峻,字伯达,河南郡中牟县人。汉末董卓作乱,四方骚动,关东地区都受到震动,中牟县令杨原忧愁恐惧,打算弃官逃走,任峻劝他说:“董卓带头叛乱,天下人没有不怨恨的。然而却没有人倡议讨伐他,人们并不是没有讨伐他的愿望,而是迫于形势不敢发动。您如果能发出倡议,一定会有响应的。”

杨原问:“该怎么办呢?”任峻说:“现在关东有十多个县,能打仗的人不少于一万,如果您暂时行使河南尹的权力,集中起来调遣,没有办不成的事。”杨原听从了任峻的计策,任命他为主簿。任峻便替杨原发布有关代理河南尹的文告,让各县坚守自己的领地,于是便发兵征讨董卓。正赶上曹操从关中起兵,进入中牟县界,当地人不知道该跟随谁,只有任峻与同郡的张奋商议,率全郡归顺曹操。

任峻另外又召集自己宗族、宾客以及家丁一共几百人,情愿跟随曹操。曹操非常高兴,上表请求任命任峻为骑都尉,并将自己的堂妹嫁给他,对他十分亲信。

历史上曹操在起兵之后是得到了自己亲属的大力帮助,他军队里最初的骨干也都是自己的一些亲戚朋友,这也最终是曹操军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