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无敌的小人宦官 上(2/2)

最快更新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

sp;梁冀跌倒,五侯吃饱。五侯得势后,比外戚梁冀不承多让,对百姓们勒索抢劫那都是小意思,不弄的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他们都觉得自己不好意思叫宦官。由于五侯们在打到梁冀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几个白痴就开始有点小骄傲了,他们不仅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甚至对于恒帝都有那么一点点的小轻视。

宦官们的滥行淫威终于使得部分正直的太学生和官吏看不下去了,他们联合起来发动了“清议”,当时比较清正的外戚窦武等人也站在了他们一边,要求朝廷整肃宦官、改革政治。一开始汉恒帝出于维护皇权的需要,狠狠的敲打了宦官们一番,左倌最终自杀,具瑗也郁郁不得而终,其他三人都被降为乡侯。

五侯的失利,大大鼓舞了那些太学生和官吏,于是他们再接再厉,没有看清形势的情况下来了一个宜将剩勇追穷寇。当时,襄城(今河南方城)人李膺是反对宦官集团斗争的领袖,他就曾因打击阉党而被诬陷下狱过,后来因为别人的求情而被赦免,但他没有因此而对宦官们屈服。宦官张让的弟弟任野王令时,残忍的杀死一位孕妇,因为畏罪跑到张让的家里躲了起来,李膺知道后,二话不说立即率吏卒到张让家搜出处死,而张让是什么人呢?据史记载,恒帝和张让有断袖之情,不解释。

宦官们受不了了,汉恒帝也受不了了,打狗还要看主人呢?于是宦官们开始反击了,延熹九年(166),宦官派人诬告李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什么意思呢,简单点就是说“李膺这帮人拉帮结派,故意扰乱朝廷。”

黑材料有了,很好,于是汉恒帝果断下令全国,逮捕“党人”。抓了李膺、陈实等二百多人,甚至对逃走的党人也重金悬赏。第二年,在窦武等人的帮助下,桓帝终于下诏将“党人”赦归田里,但规定他们都终身禁锢,不得做官,这也就是所谓的“党锢”。

就这样宦官们与士大夫们在恒灵时代的第一次交锋最终以宦官的大获全胜而告终,那些“党人”也在汉恒帝时期再也没有抬起头来,但这并不是结束,在外戚窦武等人的支持下,“党人”们终究获得了喘息的机会,恒帝总会死去的,阉党们不可能永远的托庇于恒帝的羽翼之下,正直的士大夫们仍然相信光明总会来临,可惜他们不明白宦官们永远是皇帝的狗,很快,恒帝毙了,“党人”们和宦官们的第二次对决开始了。

【第二次党锢之祸】

汉桓帝刘志逝世后,由于无后,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史称汉灵帝(168-189)。大将军窦武因定策刘宏继位有功,其族人加官进爵,从此窦氏外戚权倾一时。窦武上台后,很快便劝说灵帝解除了党锢,他和当时的太傅陈蕃联手开始大量启用在第一次党锢时受处罚的士人,外戚和士大夫联合,准备密谋铲除宦官。

事情在建宁元年(168)的八九月份达到了高潮。八月,窦武指使尚书令尹勋等弹劾并逮捕黄门令魏彪,为进一步弹劾宦官罗列罪名。九月七日,尹勋写给窦武的密章被阉党官史朱瑀获得,事情泄露。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感到恐慌,他们被逼抱团,歃血为盟,当晚就决定发动政变,窦武等人完全没有想到宦官们会这么犀利和血腥,一下子就被打蒙了。

历史上将这场政变称为“九月辛亥政变”。

第二天清晨,宦官便取得政变全面胜利,窦武、陈蕃等人均被宦官们残忍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则流放到交州,窦太后则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这场政变表面上看是宦官们的全面胜利,但由于他们过于血腥和残暴的手段,这也为汉末宦官悲剧未来埋下了伏笔。

但已经打到了外戚的宦官们并不满足,他们再接再厉,发动了第二次党锢。

建宁二年(169年),山阳郡督邮张俭弹劾中常侍侯览回乡为母亲扫墓时铺张扰民,并拆毁了侯览的房屋甚至祖坟。因而惹怒侯览,指使同乡人朱并上书弹劾张俭等二十四位山阳名士结党,图谋不轨。灵帝见到奏章后,问计于曹节,曹节借题发挥,解释说党人危害社稷,要求扩大到全国范围清剿党人,灵帝准奏。最终这场政治灾难造成大量士人逃亡,被迫害致死的达六、七百人。自此宦官们取得了对外戚和士大夫们的全面胜利,他们的权力达到了恒灵时代的顶峰,可以说整个汉灵帝时代都是宦官政治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