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等哪天她定了亲,嫁了人(1/2)

最快更新庶女荣宠之路最新章节!

“恩,”宁仪嘉说道,“我先下山了,山顶寺庙里的师傅说,一会儿要起风下雨,你也早些回去。”

“好,”宁仪韵点头道,“姐姐走好。”

宁仪嘉朝乔安龄看了一眼,说道:“侯爷,容我先告退了。”乔安龄听到刚才宁仪韵和宁仪嘉的对话,已经知道了宁仪嘉的身份,她是宁仪韵同父异母的姐姐。

“宁小姐,走好。”乔安龄淡淡道。宁仪嘉行了个福礼,退开去。

宁仪嘉走后,乔安龄看着宁仪韵问道:“离开宁府,日子比以前更好了?感觉如何?”

宁仪韵想了想说道:“原本离开宁府,只是为了摆脱被送出去当个小妾的命。

现在出了府,没想到日子能过得那么畅意,舒坦。”

她突然一笑:“以前困在宁府,就像是鱼被困在缸里,出了宁府,便是江河湖海。以前就像鸟被关在笼里,出了宁府,海阔天空。”

乔安龄静静看着她,目光一片柔和。

两人说了几句话,竟然真的刮起大风来。

“竟然真的起风了,”宁仪韵说道。

“恩,你姐姐说,庙里的和尚说的,一会儿会起风下,应该不会有错。”乔安龄说道。

“恩,”宁仪韵点头道。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什么现代科技来预报天气,但是宁仪韵从来不敢小看古代人的智慧。

他们虽然没有什么先进的仪器,但是十分擅长观察自然,总结经验,会根据天色,云朵的变化,甚至动物的举动,来预测天气。

这山顶寺庙的和尚应该是极善于观察天气变化的。

“现在已经起风,雨还没有掉下,我们赶快下山,免得淋雨。”乔安龄道。

风越来越大,枫树枝叶乱摆,枫林如同一片红海,放才是风平浪静,现在波涛汹涌,红浪阵阵。

乔安龄见宁仪韵穿得单薄,便说道:“山上冷,起了风,便更冷了。宁姑娘,你走在我身后,可以避风。”

风极大,吹到身上,身出阵阵寒意。宁仪韵被大风吹着,身上起了鸡皮疙瘩,片刻功夫,这冷意便钻皮肤里钻了进去,宁仪韵便觉得身子里头也起了寒意。

她朝乔安龄看了一眼。

乔安龄只一笑说道:“走吧,跟好我。”

说罢,乔安龄便转过身,迎着风,往下山的路走。

宁仪韵亦步亦趋的跟在乔安龄身后。

风把乔安龄的袖口吹得鼓了起来,将他直缀的下摆,也吹了起来。下摆和袖口在风里急切的摇摆,发出朔朔的声响。

宁仪韵躲在乔安龄身后的一片儿空间,竟感觉不到疾风来袭。

她望着乔安龄高大的背影,轻轻叹了一口气。

山道不长,走了一会儿,两人便回到了山脚下的凉亭。

刚到凉亭,雨就稀稀落落的下了。

定安侯府的马车及时驶了过来,乔安龄便请宁仪韵上了马车,将她一路送回了珍珑棋馆。

宁仪嘉回了宁府,就被宁卢氏叫到了清宜院的厢房。

“仪嘉,快过来,”宁卢氏见宁仪嘉进了门,就拉住了她的手,把她拉到身边。

“娘,你这么急着喊我过来,是不是有什么急事?”宁仪嘉疑惑道。

“有,有,有急事,”宁卢氏一脸的笑意,说道,“快坐下。”

宁卢氏把宁仪嘉拉到圆桌边,按了按她的肩膀,把她按到座位上,自己在旁边的另一个座位上坐了下来。

宁仪嘉见宁卢氏一脸喜气,不禁问道:“娘,究竟是什么事啊?”

“仪嘉啊,娘帮你寻了一户好人家,”宁卢氏说道。

“啊?”宁仪嘉讶异了喊了一句。

“啊什么?娘觉得这户人家不错,这后生也不错。娘跟你说道说道啊。”

闻言,宁仪嘉脸微微红了一些,说道:“嗳,娘,我听着。”

“是吏部侍郎李大人的长子,”宁卢氏说道,“这李大人啊,是吏部侍郎,正四品的官,品阶比你父亲高上一些,你嫁过去,也算是高嫁。

这李大人的长子啊,名叫李贤州,今年十九岁,比你大三岁,年纪正是相当。

你别看他才十九岁,今年已过了殿试,已经是进士了,名次我也打听过了,在一百名左右,虽然算不得顶尖,也算可以了。

他明天就开始当官了,吃皇粮,拿俸禄。”

“是什么官职?”宁仪嘉问道。

“原本啊,像他这样,刚刚考出科举,名次又算不得顶尖的新科进士,是要外放到地方上去做官的,不能留京。

但他的父亲李大人就是吏部侍郎,吏部就是管天下官员调度的,靠着他父亲的关系,李贤州不用去地方上熬,直接进了吏部。

当了一个吏部的书实,正七品的。”

“七品?”宁仪嘉低了低头,“品阶有些低了。”

宁卢氏呵呵笑了起来:“刚刚进官场,这品阶自然是高不了的,但是别忘了,他爹是吏部侍郎,只要他认认真真的干事,不要出什么大差错,将来有了资历,升到个五品应该没关系。”

宁仪嘉默了默:“是嘛。”

她心中暗道,就算是正五品,也不算什么大高,她爹宁贺就是个正五品的官,还不就是个普通的官员,在京城里一抓一大把。

“最主要啊,那后生我见过,”宁卢氏接着说道,“年纪不大,看着就觉得稳重踏实。

娘打听过了,他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嗜好,是个夫君的好人选。”

宁仪嘉低着头,不说话。

宁卢氏便接着说道:“过一会儿,那李大人会带着他的儿子李贤州来拜访你爹。你就躲在屏风后面看着,悄悄的看上那个后生一眼,看看是不是看的上眼。”

宁仪嘉沉默了片刻,点了下头:“好,娘亲。”

母女刚刚说完话,门口佟妈妈就喊了进来:“夫人,大小姐,外院那边儿派了管事通传,说是吏部侍郎李大人来了,让夫人和大小姐去一次。”

“嗳,来啦。”宁卢氏朝外头喊了一句。

她乐呵呵的拉起宁仪嘉的手,说道:“仪嘉,走,跟我去正堂看看。”

“好,娘。”

宁仪嘉应了一声,站了起来,跟着宁卢氏去了正堂。

一路上宁卢氏满面春风,宁仪嘉神色淡淡,默默不语。

出了二门,宁卢氏带着宁仪嘉从正堂的后门,走进正堂,躲在正堂里事先摆好的一架山水木雕屏风之后。

宁卢氏向宁仪嘉使了个眼色,让她偷偷的看上一眼堂中的景象。

宁仪嘉点了一下,放轻了步子走到屏风的边缘处,朝外看了一眼。

这一眼,宁仪嘉十分失望。

堂中坐了三个人,除了她爹宁贺以外,还有一老一少。

宁仪嘉心里清楚,这老的就是吏部侍郎李大人,而这年轻人应该就是宁卢氏刚才同她说的,李大人的嫡长子李贤州了。

这李贤州长的确实老成持重,而且过于老成了,说是只有十九岁,看着却有二十五六。

长相也是平平,国字脸,小眼睛,皮肤有些黑,跟“翩翩公子”没有人任何关系,反倒是像农家子。

说好听了是朴实憨厚,说不听就老气平庸。

这相貌宁仪韵是极为不满的。

她不再看堂中的情景,向宁卢氏使了眼色,便又从后门径直出了正堂。

宁卢氏连忙提步跟上。

母女二人一出正堂,宁卢氏就问道:“仪嘉,你觉得如何啊?”

宁仪嘉说道:“看着有点显老,而且,这相貌也太,太朴实了些。”

宁卢氏笑道:“娘知道,女儿家都喜欢俊俏的后生。

不过嫁人是过日子,你找一个生得好看的有什么用,要找一个可靠的,老实的,能同你一起安心过日子的,才好。”

“你觉得他老相,娘却觉得他老成持重,你觉得他太朴实,娘觉得这叫踏实,这样的夫君哪里去找?”宁卢氏说道。

宁仪嘉心里依旧不乐意,她叹了一口气说道:“娘,您让我再仔细想想吧。”

“好,好,你仔细想想。你再仔细想想娘说的话啊,”宁卢氏说道。

“嗳,”宁仪嘉轻轻点了下头。

宁仪嘉回了自己的屋子,却是越想越不是滋味。

李贤州的父亲李大人是个四品官,虽说比她父亲李贺的高位高,但也算不得高官。

在大楚朝,从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算得上高官。四品到从三品虽然只差了一级,但这一级却是仕途上很重要的一级,是高级官员和普通官员的分水岭。

大部分为官者都会永远止步在四品官,升不到这从三品。

这吏部侍郎李大人,看上去年纪也不小了,想升到从三品,可能性不是很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