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圣旨来临2(2/2)

要是普通人那也就是没啥了,大杀四方就大杀四方呗,不争馒头争口气,可是这是皇上好吧,皇上要是真的这么的不争馒头争口气,那就真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重生明朝地主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就真的是昏聩的可以了。

当然了这是最开始皇帝得到了郭举人那边的消息在朝堂上当即就说出来的后果,别说后果还是蛮严重的,因为郭举人和李商人不是姻亲嘛,这事儿啊也不知道哪个不着调的,顺藤乱摸瓜居然就能说到皇后那里。

要不是皇后那边皇子都生了,中宫正是最稳固的时候,不然还不知道要被人怎么算计呢,不过就是这样,皇后那日子也没有太好过。

好在人家这大家出身,那气度眼见手段可不是一般的,那可是一点也不为这些不知道哪里的胡说八道莫须有的指责动容,只是也少走在宫中随意走动就是了。

这第一在朝堂上说出这个事情的时候,朝堂上的反应是这样的。

要是张月知道了,估摸着会摸着她那光滑的好像还有点柔柔软软的晶莹汗毛的下巴。很是老神在在的套用她前世那讲课很搞笑的历史老师的话

说什么,这就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争斗啊。差不多和后院争斗相似,不是东风吹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吹倒了东风。

而这回合显然是皇权有点处在下风了,不过人家是那么没有建树的皇帝吗?

自然不是了不然也就不会派了人去找张大柱家里实地考察了,还特特给了孙户部尚书两个圣旨,一个是如果考核证实张大柱一家是说谎了,那就一家子灭了,也不用留什么情面了,如果不是那就等着他这后面的圣旨到了再给点赏赐。

所以啊,张大柱等人不知道的时候,其实自己家里已经被往鬼门关推过了一次了,即使只是思想上的,不过他们家那个产量可是做不得假的的。那对他们家不利的那个圣旨注定是没有机会出现在人前了。

而现在皇上这里得到了有利的证据,这会朝堂上还不要好好给自己找回场子?

“之前确实是朕没有考虑周全了,可是朕想啊,这个粮食的事情啊,确实是关系到了郭家社稷的问题啊,就算是众位爱卿说朕这是听信谗言,朕还是不愿意放过这个消息啊。”

这一番发言那真是感情流露,真挚热情啊,自我检讨一番完全就是所谓的以退为进啊,下面的那些个大臣难道还有不知趣的?还真的敢在皇上这般说辞的时候,说,皇上你知道还这么做真是傻透了。

要是真有人敢这么说,那才叫傻透了呢,而这样的还能当到这么高位站在皇上面前的官,那真是没天理了。

官场这一套啊,虽然古代现代是有点分别的,但是显然人际处理这一点是不会改变很多的,所以你能相信一个树敌众多的人能身居高位多久?

有这样的人啊,那也是皇上特特扶植的,这样的人,肯定也是铁杆子的皇权人物,能升上来,绝对是抱着皇帝的大腿抱的很紧的。

所以皇帝的这招以退为进效果很是明显,一个个的还要赞叹皇上不为自己的名声,一心只为江山社稷,啊这是多么多么好的皇帝啊。

“皇上英明。”

这么一片赞叹显然是能一扫皇帝之前心里的郁闷气的,不过这真正的扬眉吐气那就是孙户部尚书传来的实地考察的证据啊。

别说初初看到那些证据的时候,皇帝也是吃了一惊的,怎么说,原来之前那千斤还是人家保守了,怕说多了吓到人啊,这玉米光是玉米粒的净重量就达到了上千,再然后是那个红薯,啧啧,这可是好东西啊,怪怪不挑土地,然后好养活。

这不就是为了满足那些想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人最喜欢的存在吗?!

虽然红薯是有点缺点,但是这易于保存啊能大面积种植啊不挑地,这对天下人那是个多好的福祉啊,就算是不说这福祉,这对于一代帝王来说,说多大的功绩啊,让天下的人都能吃饱饭了。

而且这以后的救灾什么的不就有更多更好的物资了吗?!

总之就是这么多的好处啊。

这会子有了孙户部尚书的左证啊,哪里还有人不相信的,不过这朝堂上还是就这个事情吵闹的热火朝天,那激烈地程度真的是一点也不比那菜市场为了一两文钱争执的面红耳赤的妇人差多少。

不过这会子是商量要给什么赏赐,这下子皇上顺畅了心里的那一口气,舒坦了,就开始津津有味的看着这一班朝臣争执了。

这也算是天天坐在朝堂上的一点乐趣吧,见识不到街头巷尾的骂街泼妇,见识一下这些争执起来还要努力保持文质彬彬的大官。也算是别有一番趣味了。

最后这和事老的活计还是他这个皇帝来当的,戏是他给看了,这好人也是他给做了,皇帝对自己这做的事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