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则两利4(2/2)

教张月的不叫制衣,而是叫缝补,这也是乡下姑娘的基本课程,乡下是没有那户人家能够每套衣服都用买的,一个是买不起,二个是太麻烦。

乡下人的衣服损耗起来可是很快的,尤其是外面下地干活的男人们,所以家里的女人缝补的技巧好不好也成了很多人家结亲看重的一点。

张月现在还小,虽然不用就开始操心这些问题,但是做娘的总是要帮着考虑到的,万一以后因为这个被嫌弃,那么最难过自责的肯定第一个就是秋娘。

这么一大堆道理摆出来,张月就算是想要辩驳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了,最后也就只能一叹气,就应承下来。

而学缝补最开始的是给家里人补补衣服什么的,鉴于张月家里家庭条件的提高,破旧衣服基本没有,为数不多的那么几件,也被勤快的秋娘缝补好了,于是这么一看,张月的课程就没有实践材料了。

还是秋娘想了半天,才把手上刚刚做好的袜子拿出来,又给拆了线,给张月练手。

本来秋娘想着,张月做绣工的手艺不错,这个缝补,尤其是最简单的缝补应该不会出很大的问题吧,即使做得很难看也不至于太不能看。

可是事实就是这么的出人意料,秋娘给张月的是一双白袜子,到最后上交成果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只梅花血点的花袜子。

这中间的差距,就连秋娘也不得不咋舌。

张月自己也纳闷了,明明是同样的绣花针,怎么用在绣花和缝补上,就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好在有秋娘的严厉督促,张月已经能很好的应付袜子了,只可惜那个练手的袜子,已经彻底不能看了。而张月终于开始自己做鞋子了。

纳鞋底这样的活计可是每个农家小户人家的闺女必学的东西,而能很好的纳鞋底,做鞋子,也就是差不多能学着做衣服什么的时候了。

差不多就是一通百通的那种吧,而现在张月在对付的就是鞋垫。

而从鞋垫好做鞋子,这中间的过程,肯定只会比张月想象中的更加悲催。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张月要上交今天的成果了。

“还不错,总算是有进步。”

秋娘不忍心太打击张月,是以在张月拿出成果供她端详了半天,她才慢慢悠悠的给出了一个回答。

秋娘现在坐在炕上,身上盖着一个小毯子,倚着叠好的棉被,手上的坐着针线,而手边的笸箩里就放着做了一半的小衣。

现在的天气已经越来越冷了,本来就是偏北方的地方,这里的气温,其实从进入九月底就开始转冷了,而现在已经将近十一月,这么久的时间,已经足够让他们家储存够多的过冬用品了。

当然那些东西现在都放在了新房子那里。从过冬要烧的柴禾到过冬的粮食。现在也正陆陆续续的把这边家里要用的往那边带。毕竟没几天,他们家就要过屋了。

这件事早早的就在村里传开了,现在基本上,谁见到张月一家都会笑呵呵的来给他们道喜,然后询问一下新房子的事情。

张月一家的请帖也送到了老宅。

“毕竟是爹娘,我也不想弄的太僵,不过老宅那我也只请了爹娘。”

这是晚间的时候张大柱对秋娘说的话。秋娘除了最开始僵了一下,其余时候都表现的很自然,也很温顺,只是她低下头的时候还是能看出一点忐忑的情绪,张大柱为此不得不再次对秋娘掏心掏肺的阐述了自己的态度。

总算是让秋娘的脸色不那么难看。

“我也不是不想你和爹娘走的近,毕竟是爹娘,做的再不好我们也不能说什么,尤其是我做人儿媳的,我也不想劝你离着他们远点,要不以后你说不准还要埋怨我,但是有一点我还是希望大柱你答应我的,咱们孝敬爹娘,但是坚决不能让爹娘插手咱们的生活,行不?”

张月是头一次听到秋娘说这么长这么有调理的话,毕竟平常秋娘给她的印象也就是一个温婉的娘亲,会因为爱孩子而表现的坚强,但是这么有主见还是难得见到的。

秋娘的神色也是难得的露出祈求的样子,这让张大柱觉得很是不好受,他想到自己爹娘对自己妻子的态度,更是一阵没由来的心疼起秋娘来。

忍着没在孩子们面前将秋娘揽在怀里,但是张大柱自然不会舍得看着秋娘一直眼眸泛着泪水,而且秋娘这说的要求也不是什么无理取闹的事情,自然就忙不迭的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