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惊喜不止是番茄炒蛋3(2/2)

/>

这是说,只要多多种植了这个,几乎天下就不会有饿肚子的人了。

当然了,张大柱没有那么好的政治远见,他只是凭着一个农人的天性激动非常。

要是家里能多种植这些东西,那么不需要说,以后家里的粮食是不成问题的。

其实张大柱到这里都没有怀疑一下自己的闺女的话,只能说张大柱对张月还是很信任的,完全没有因为张月是一个小孩子就端大人的架子。

这也是张月穿越来能很快的融入家庭的重要原因,这个家里的家长,愿意相信孩子,并不介意孩子表现的成熟,很多事情也尊重孩子的意见,并且喜欢一家人一起商量。

这是一个很大的优点,要知道,就是在现代社会那么提倡什么男女平等的时代,很多家长也是喜欢一言堂的。

而能够尊重子女的意见,很多事情能和家人商量,也说明了张大柱对于家人的看重。

张月很喜欢这样的感觉。

等到晚饭的时候,饭桌上自然就有了今天张月倒腾的那些新粮食。

张大柱还在发愣,这次是因为他真的见识了那些新粮食的产量,那些东西的产量可不少啊。虽然加起来才一亩地的东西但是居然都有三四百斤,尤其是红薯,虽然只占了两分地,但是那个产量却几乎和玉米一样。

这显然更加证明了张月说的,红薯的产量能达到差不多两千斤的说法。

“这要是大家都能种植这样的粮食多好啊,这样,以后就不怕灾年了。”

张大柱心里就在琢磨着。

到了晚饭的时候,郭孝儒难得的没有来张月的家里蹭饭,据大郎说,因为郭孝儒最近常常有事不去学堂,其实也就是那么两次,但是学堂的先生是郭孝儒老爹的好友啊。

叫亲切了。郭孝儒都能直接叫那位先生叫世伯了,这样的辈分放在那里,人家能对郭孝儒的功课放松了吗?

尤其人家先生可是深深的觉得大郎和郭孝儒是个读书的好苗子,重点培养人家要争取过明年的童生考试呢,怎么能对他们的学业放松了。

别说是两次没来,就是天天来了,先生还觉得给他们讲课的时间不够呢。

好吧,这个世界哪里都有偏心这样的事情上演的,想让别人对你偏心,你自然要做到出彩,不管是为人或者是能力。

没有人原因一直对一滩烂泥偏心的,因为久了也会厌倦的。

怎么都扶不上墙的东西,只会让别人一次次的失望而已,相对于这一点,张月深深地觉得,这老师要是能对她哥和郭孝儒再偏心点都是好的。

所以说了这么多,郭孝儒不来的原因就是他被老师逮住了,不仅仅是这样还有大郎,最近也被布置了不少的功课。

经常要熬夜到很晚,好在现在家里还有点经济能力,虽然不能都点蜡烛,但是专门供应大郎晚上看书的蜡烛还是有的。

“哎,这个时代的煤油灯,果然是昏暗。”

张月就在心里叹气,等到饭桌上,揭秘了今天的神秘食物张月这才开始说起了自己想法。

“爹爹也说这是好东西,所以咱们当然是要扩大种植了,而且我从那本书里也看到过,这些东西的种植方式,咱们能够试着种植一下,总不能让这样的好东西浪费了不是。”

张月先是给秋娘还有大朗说了这些东西的价值,果然秋娘和大郎都更感兴趣的是玉米和红薯。

当然更喜欢的却是玉米,虽然红薯的产量高,但是玉米的味道确实是更好。而且玉米的产量也比这个时代的其他作物的产量高的多。

当然了,这么高产的东西,秋娘和大郎一开始流露出来的也是不相信的表情,毕竟,和一亩田二三百斤的麦子来比较,四分地就能有四百多两的收成,根本就是两个阶段的东西啊。

真是不在一个档次啊。

当然了,一切都可以用事实说话,毕竟那些收上来的东西都还在那里呢,而且还有张大柱能作证,那一院子的东西几乎都是张大柱看着从那一亩地收上来的。

所以,秋娘和大郎在经历了和张大柱一样的心情之后,激动了,而且这个激动,因为一家人都在,更加的升腾。

好在张大柱已经缓过来了,赶忙制止了秋娘过大的情绪波动。

大郎也尽力的克制了自己的情绪。

“呵呵,我知道爹娘肯定也这么想的,咱们先试着种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