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妈妈,我没病!(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大隐尘世间最新章节!

只见书中大师“请出”的那道符箓之上,除了早已在背面中间的位置写好我生辰八字之外,其余部分皆为空白。

所以称之为符纸更为妥帖。

书中大师轻轻将之搁置在法坛中央,用刻有佛教“卍”字铃铛压住其中一角。

真不知道书中大师信奉的是道佛两教的哪位尊神,明明供奉的是“三清”神像,法坛上却用的是佛教的万字符铃铛。

我不禁有一种促狭的想法:他这样胡乱交叉使用,会不会引起佛道两家的同时不满呢?

接着,书中大师抄起早已准备好的狼毫笔,行云流水般蘸了蘸早已用白酒研磨好的朱砂,大喝一声:“疾”!

便开始了“符箓”的刻画工作。

书中大师的夫人似乎早已经司空见惯,在离大师不远的后面静静的观摩着。

我们一家三口怀着“崇敬”之情,紧张的看着书中大师的一系列动作。

而我,更多的确是好奇,犹如农村孩子第一次进城——啥都没见过,现场画符更是如此,当然要仔细的观摩观摩了。

书中记载,符箓是沟通人与神的秘密法宝,具备各种各样的功能,所以不能随便乱画。

故有这样一种说法:

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

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

画符的方法成千上万,大多是以复文、云纂、灵符、宝符等形式记录。

当然,画符也是有所禁忌的。每年有四天不能画符,如若在这四天画符,不但符箓不灵,而且对人有害。这四天便是农历的三月初九、六月初二、九月初六、十二月初二。

而画符最好的选择是子时或亥时。据说此时是阳消阴长,阴阳交泰之时,灵气最为浓重。其次便是午、卯、酉三时。

按照时辰来讲,书中大师画符的时刻正处于酉时。

画符过程中,有的要掐诀,有的要冥想,有的要步罡踏斗,有的要随性随笔……其程序复杂,方法繁琐,法力高深到极处足令善男信女头晕目眩。

只见书中大师将狼毫笔放在朱砂墨中,左右来回活动蘸至饱满,以“迅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之势将至移动到空白的符纸之上,行云流水,挥洒自如,想来他便是用随性随笔之法刻画。

同时,口中大喝着:

一笔天地动!

二笔祖师令!

三笔凶煞去!

四笔千里行!

五笔鬼神惊!

六笔风雷引!

七笔调兵将!

八笔遣龙灵!

九笔曰符成!

威名荡乾坤!

话音落,符已成。接着,拿起压符铃铛,边大喝边摇铃:

“叮铃铃!”天圆地方!

“叮铃铃!”律令九章!

“叮铃铃!”吾今下笔!

“叮铃铃!”万鬼伏藏!

当的一声!

书中大师将铃铛扣在法坛之上,大约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便刻画好了一道符箓,当然尽是一些一般人看不懂的符号行文,但确实比胡写乱画的要好看一些。

一气呵成,毫无断笔。粗细相间,轨迹如懿。

其实在我看来就是一些毫无意义的“纸上迷宫”罢了。

这里我突然想到了曾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个点击率很高的行为艺术“盲画大师”的视频。

视屏中的大师,背对着画纸,随意绘画,下笔轨迹杂乱无章,都不知道是画些什么,依旧得到了无数的追捧和夸赞。

可能是因为我个人缺乏艺术细胞的原因,实在无法欣赏那样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方式。

但我知道真正盲画,是从国外翻译而来,英文称作Baiblinddrawing。就是作画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绘画对象,丝毫不看画布一眼。

正常的人画画时,一般是看一眼绘画对象,然后再看着画纸,根据对象的细节特征作画。

如果把正常看一眼、画一笔的作画方式比作睁眼走路的话,那么提笔时不看画纸就像是闭眼走路了。

所以叫盲画。

不知道书中大师耗费了多么庞大的“法力”。

唯一可以看到的便是那豌豆大的汗珠如同雨水一般“噼里啪啦”的掉下来,不知道这个技能是怎么练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