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烧麦(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大隐尘世间最新章节!

老一辈人常说,人体循环自成系统,手术开刀必然会造成元气损伤。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便会造成元气大伤。

何为元气?

《鹖冠子泰录》:“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论衡》:“元气未分,浑沌为一”,“万物之生,皆禀元气”;《白虎通义天地》:“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唐代柳宗元提出“庞昧革化,惟元气存”;明代王廷相称“天地未判,元气混沌,清虚无间,造化六元机也”。《辞海》:“元气,亦称‘原气’,指人体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

中医典籍记载,元气是由元精(父母之精)百所化生,由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结合而成阴气(精、血、津、淑)与阳气(卫气、宗气、营气、脏腑之气、经脉之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阴气主物质,阳气主功度能,阴阳二气相互转化,亦精气神也。

中医认为,元气是生命之本内,是生命之源,元气充足则健康,元气受损则生病,元气耗尽则死亡。元气决定着生命的全部,也就是说,元气充足免疫力就强,从而战胜疾病。如果人体元气不足或虚弱容,就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或免疫力去战胜疾病,因此造成死亡。

元气具体到现代医学的概念,称之为新陈代谢。可用一首简短的打油诗形容:

反应快,睡眠好,

能吃能喝消化了。

眼睛明,脑灵光,

跑跳运动心不慌。

不咳不喘气顺畅,

气色抖擞声音亮。

何为元气损伤?本源之气(身体内部)受到伤害。

根据中医“虚则辅之,实则泻之,热则寒之,寒则热之”的原则,元气不足乃至大伤要从补气虚(气虚者)、补血虚(血虚者)、补阴虚(阴虚者)、补阳虚(阳虚者)四个方面依照个人的体质和病症进补,核心就是要补虚扶正。

以此可见,手术后的元气进补十分重要。

母亲却是个例外。

住院部每间病房约20平米,标配4人。如遇到床位紧张可额外勉强再塞入2张床,最大容量6人。当然我们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母亲术后第5日清晨,隔壁床铺家属给病人带来的早餐是烧麦。

烧麦是内蒙古的一种风味美食。

是用当地优质的羊肉和大葱为主料,剁碎成馅,加入特殊的调味料,将之包在用特制的擀面杖擀成的花边面皮之内,不封口,笼屉蒸7-8分钟便可享用,皮薄馅儿大,味道非常鲜美。

目前,在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之下,烧麦除了在继承原有的传统制作方法之外,还在传承的过程中创新了许多的做法。最初的烧麦只有羊肉大葱馅,现在增加了三鲜馅、牛肉馅等等,但是,最为正宗的还是要数羊肉大葱馅的。

有关烧麦的来历有多种说法。

最早烧麦仅在茶馆出售,食客一边喝着浓浓的砖茶,一边吃热腾腾的烧麦,故烧麦又称捎卖,表示为在卖茶之余捎带着卖的意思;也有人说因为烧麦皮子的边缘稍皱折如花,故又称之为稍美,意即边烧边美;还有一种说法是,烧麦最初叫撮子包,因感其名不雅。又因其边象快熟的麦穗,随改名为烧麦。现今烧麦已成了美味可口的主食,所以一般人约定俗成“烧麦”。

史书记载,乾隆三年,浮山县北井里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开了个烧麦馆,并制作油炸三角和各种名菜。乾隆十七年除夕夜,乾隆皇帝从通州私访深夜回京,恰逢除夕夜,仅此一家开业,不仅服务热情,而且烹制烧麦馅软而喷香、油而不腻,洁白晶莹。乾隆食后赞不绝口,龙颜大悦,便问老板:

“老板,你这像饺子一样的吃食叫什么名字?怎得如此之美味爽口?”

小店老板一打眼,一听声,便知道这个人不一般,肯定是京城某位“达官贵人”,于是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回大人,这道美食名为烧麦,是由羊肉大葱经过特殊的手艺加工而成。您要是吃的过程中再配上小店的一口砖茶,味道更是美不胜收。”

“哈哈……还有这等事?”乾隆一听开心极了,依着老板的说法,吃了一口烧麦,又喝了一口砖茶,更是频频点头,大呼好吃,“老板,你这烧麦砖茶果然名不虚传,比刚刚单吃烧麦另有一番味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