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海云岭之战(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烽火明朝最新章节!

顺化城北七十里,万军遭遇到第一次阮氏兵的阻击。

从道路一侧的密林之中,突然射出许多箭支,接着成百上千的安南人,从密林之中冲出来,挥舞着大刀和长枪朝华夏军冲击。

猝然遭到敌军攻击,前部的华夏军倒是临危不乱,火枪兵急忙列阵朝来敌放了一排枪,不过距离太近根本来不及装填弹药。

掷弹兵的手榴弹扔在道路旁的烂泥中,炸的泥土四溅,杀伤力降低了许多,安南人转眼间已经冲到华夏军面前。

当初李来亨曾经建议过,如果华夏军的火枪前面,能够加上一根三尺长的白刃,放完枪就可以和对方展开肉搏。

可惜要制造这种刺刀,不仅费精铁,还费工匠时间,尺寸稍有不精准,刺刀就无法卡在枪管上,不是小了装不上,就是大了容易掉落,队伍之中只有精锐三个团装备了刺刀。

道路宽度有限,长枪兵们列不开阵,为了给火枪兵争取时间,持着长枪的华夏军士兵纷纷跳到淤泥地里,和安南人拼杀,由于淤泥之中行动不便,反而让猴子一般的安南人砍倒不少。

不过长枪兵们争取到了装填弹药的时间,很快火枪再次响起,在这个距离上面对火枪齐射,安南人成片的倒下,淤泥地里流淌着大片的暗红色。

猝然发难的优势一旦丧失,安南人再往上冲击只是白白送死,很快密林之中一声哨响,安南人纷纷朝密林之中撤退。

火枪兵们愤怒的装填弹药,继续朝密林之中射击,虽然打的草木飞溅,但是安南人已经靠着密林的庇护,开始脱离危险境地。

重整队伍之后,华夏军继续朝前进军,不过纷纷提高警惕,开始注意两侧的密林。

面对安南人的骚扰,华夏军的进兵速度慢了许多。

阮氏本是黎朝的属臣,权臣郑氏把持黎朝之时,阮氏以顺化城为都城,同样割据着南方,如今得知华夏军竟然继续南下之后,面对华夏军的攻势,不得不放弃顺化南撤。

对阮氏来说,中原盛衰交替几千年,强大总是一时,大不了如大明朝永乐年一样,等个三五十年,等中原衰落些,到时候自然会把北方吐出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顺化城南百里,连绵横亘的海云山岭不断向狭窄的沿海平原迫近,最终和东侧的海洋相接,如刀一般把南北隔开。

阮成福已经得到命令,带领兵马掩护顺化城往海云岭以南撤退,凭借着海云关据守南部。

不过今日的海云关似乎有些不同,阮成福得到手下兵士军报,有一支舰队正朝着海云关而来,看旗帜大概是华夏军的兵马。

一面组织兵士继续向南撤退辎重,一面阮成福亲自带着兵马前去阻击敌兵登陆。

眼见舰队把船靠过来,阮成福指挥安南士兵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列阵,弓箭兵在前,长枪兵在后,又将所有骑兵分布在两翼,只等船上的兵马上岸,好来个半渡而击。

郑成功在船上瞧见这一切,并不急着靠岸登陆,令旗

一挥,所有大船靠过来,同时把船上的火炮朝着岸上。

弹药装填完毕,一声令下,大炮一起轰鸣,“轰隆隆”一阵炮响,肉眼可见炮子飞射出去,化作一个个黑点,朝安南人的阵型中砸过去。

炮子所到之处,人马俱碎。

可惜安南人是在海滩上列阵,土质比较松软,炮弹落下几本上很难再弹起来,对安南兵的杀伤力有限。

郑成功远远地望着,悠然的立在船楼上,“安南兵列阵倒是不错,可惜面对我们的火炮,只有挨打的份。”

连续轰击了两三轮,阮成福意识到,对方有船上大炮掩护,半渡而击的想法多半是要落空了,把兵马放再海滩上,纯粹是给人当活靶子,只能下令大军后撤。

安南兵纷纷从海滩上撤回来,阮成福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在山岭中挑了一处狭窄处,把兵马都布置在这里。

见安南人撤退之后,郑成功指挥着先锋兵马在海滩上登陆,先锋兵马登陆之后,迅速在海滩上列阵,掩护大军登陆,一直道登陆完成也不见安南人来袭击。

郑成功登上海岸,抬眼观望眼前景象,海云岭地势奇特,整个山脉一直延伸到海中,伸出长长的几个半岛,山势陡峭险峻,从海岸通往南边的几个缺口,狭窄之处仅能通行一人,海云关就立在那最险要之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