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并肩作战(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烽火明朝最新章节!

冬季河套的蒙古人都返回驻冬,也就意味着此时出兵河套,面对的蒙古人数量会更多。

崔子义道,“敌人回到河套驻冬,我们出的兵少了不行,多了又需要更多的粮食,还有御寒的衣物,打下之后大军如果撤回,岂不是白费功夫,如果就地驻扎,过冬的钱粮都是个大问题。”

文安之道,“大明成化年间曾经夺取河套,用兵八万,一年所需粮秣要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如此多粮草由民夫转运,所需费用就要八百二十五万两,以此为参照的话,我们如果拿下河套驻兵的话,一年就要耗费一千万两银子。”

一千万两银子,众人听到这个数字都倒吸一口凉气,万军也吓一跳,“一年要一千万两,怎么会要这么多?”

文安之道,“河套之地土地贫瘠,都是沙漠戈壁,根本无法耕种,驻兵所需的粮草都需要从内地输送,因此占领河套之后,几乎没有税赋所得,反而要耗费天量的银粮,最后拖垮整个帝国,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屡次占领河套,却又不得不放弃的原因。”

堵胤锡道,“国内尚未安定,因此打河套不如打山西,把鞑子打出关之后,再平了南方,待山河统一之后,再全力对付北方,效仿永乐朝出塞扫贼,封狼居胥建立不世之功。”

众将之中,许多又被说动,心中开始犹豫,纷纷看着万军,决策者最忌犹豫不决,即使是错误的决策,也好过不做决策,万军摇头道,“等我们把鞑子打出关,再和胡人沿着长城一线对峙么?这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的不是恢复明朝疆域。”

崔子义是最了解万军的,当初走水道去重庆之时,就听万军说过自己的宏图,北方的边境线是冰封万里的雪国,绝不会在长城止步。崔子义道,“文柱国,既然元首的出兵方略已定,我们还是商议出兵之事,算账的问题还是等打完再说,河套毕竟离国都太近,实在不行我们再把兵马撤回来。”

文安之看了万军一眼,躬身揖道,“元首恕罪,文某只是说了该说的话,元首如何决策,我等即便是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万军道,“哪里话,你是柱国,为国谋策何罪之有。你入华夏军这么久了,还不知道我的心愿么。”

万军伸手拉住文安之的胳膊,在文安之肩膀上拍了拍,对众人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帝国有七柱国,不是我一个人的帝国,不要搞君君臣臣那一套,诸位尽管畅所欲言。”

崔子义道,“我们的财政肯定支撑不了一年一千万两白银。”

万军道,“自然是不可能一年耗费一千万两银子,不过我对现在的河套情形不清楚,具体如何还要拿下之后再做打算。”

崔子义道,“宁夏府西河套之地,本就是大明旧疆域,镇远关至贺兰山还有长城防线,我军何不先拿下宁夏府,一则熟悉地形,二则掌握损耗,三则为下步全面出长城拿下整个河套地区做准备。”

万军点头道,“子义说的对,毕竟马上就要进入冬季,数万兵马御寒也是个大问题,先拿个桥头堡也好。”

章胜道,“若是劝降米喇印和丁国栋部,从兰州方向同时出兵,攻取宁夏可以事半功

倍。”

万军道,“若是能够收降最好,这米喇印和丁国栋部态度怎么样?”

章胜道,“米喇印和丁国栋三月起兵反清,拥立朱明宗室朱识锛,自立为延长王,我军孙守法、贺珍部进入甘肃几个月,与这二人联络还算紧密。”

万军道,“既然打的大明旗号,收降之事不必强求,南方还有大明的桂王和鲁王,天下心怀大明的人不少,不能给人落下口实。”

章胜道,“桂王和鲁王尚且互相攻伐,哪里会说我们。”

万军道,“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打仗的首要问题,既然大明和我们相安无事,那还没有必要把大明推到对立面。”

章胜道,“那如果他们主动来投呢?”

万军道,“他们若是来投,那我们就接纳,在这之前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

在万军心中,还有更深的考虑,和顺军、大西军不同,李成栋、杨展、何腾蛟这种一方势力归降,所带的兵力无法直接消化,反而牵扯华夏军一部分精力。

到现在为止,万军对杨展、李成栋的安排,都是独立于华夏军将领之外,若是直接收降米喇印和丁国栋的兵马,甘肃虽然直接纳入华夏军,但是军中反而愈发棘手。

万军道,“令孙守法、贺珍部向西拿下天水,把战线稳定在天水陇西一带即可,静观米喇印和丁国栋部打兰州,不必强求归降。”

“传令给常建、李过,所部兵马配合何定川部,年前将战线推进到平阳府。”

“传令高一功、李文龙、孙可望部,给他们再增兵两万,追击满清的陕西总督孟乔芳,把战线恢复到榆林神木的边墙一线。”

“我自领新军六万,由固原一线进入宁夏,十日之内集结兵马,三路兵马同时出发。”

万军编练的新军,不仅仅是装备火器占比更大,而是在原来的华夏军基础上,按照记忆中近现代军队的要求建立。

大明时代的军队,基本是靠将领个人威信,用银子收买一支忠诚于将领的亲兵,再加上一群征调的民夫,主要战力基本来自亲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