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将军三箭定天山(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回纥有心向唐,不错。”

吐迷度这个名字在百骑司的情报中是见过的,只是没想到竟这般识时务。

而且其子婆闰对大唐攻略西域出力颇多,倒也算得上将星一个,且看得出来对唐颇为尊服,称得上召之即来。

但愈是这样,想起来那唐肃宗为复两京,纵容回纥劫掠,就让李世民心情愈发复杂。

若不是有光阴之隔,他甚至想提兵将两边一起给灭了,都不够丢人的

杜如晦对李世民表情看的清楚,小心道

“只是此等夺位之事接二连三,若驭诸胡,当有所防备。”

李世民缓缓点头,暂时将这个让他心情复杂的名字略过。

转而开始研究这几个领军的人物。

首先就是嘉奖了苏定方一句

“定方能平西域,能镇辽东,领军之才尤胜于人。”

苏定方挺挺胸膛,虽然从私心里很感谢皇子治为帝时的重用。

但若是三十岁便能建功立业,谁想等到五六十岁再被人赞叹大器晚成

不过如今陛下欣赏之色溢于言表,苏定方便连连谦虚

“此皆臣借盛唐天威,方有此虚名。”

“而大唐借陛下之才,方有盛唐威名。”

“故而臣之薄名,皆仰陛下余威。”

李世积瞪大了双眼

汝辈战神的尊严呢竟是如此厚颜之辈

李世积很愤慨,李世民很欢乐。

侯君集很羡慕,这些话他也会说啊

只不过这话若是出自他口,陛下多半反而会生气罢了。

一念至此,侯君集反而悄悄叹了口气,这种事儿找谁说理去

不过念在也不是只有自己遭罪,侯君集决定关心一下老朋友

“齐国公明日有空否共酌一杯。”

长孙无忌盯着侯君集仔仔细细打量了两眼,默默背过了身子。

另一边李世民已经看着光幕上的名字大笑出声

“这刘正则竟还有领军之才,果有才情”

大唐皇帝对这个名字可谓是记忆犹新,被管国公任子玮举荐,升陈仓县尉。

结果这刘仁轨刚到任不久就杖杀了一个折冲都尉,这件案子最终被递到了李世民手里。

“朕看这刘仁轨所搜集证据样样属实,那折冲都尉恃功自傲而肆意违法,乃死有余辜。”

“大唐如今急需此等有为之官吏,故而朕嘉其咸阳县令。”

说起来此事李世民颇有一点洋洋得意之感。

若是按他一开始脾气,怎么着都要对其问责一番的。

但想起来盛唐的伟业以及后世的赞誉,李世民便强行熄灭了怒火,公允而判,并对刘仁轨做了嘉赏。

而如今,李世民有了一种所作所为被光幕肯定的感觉。

对此杜如晦看的清楚,起身恭贺

“贺喜陛下,又有三位英才入彀中矣”

刘仁轨如今在长安的旁边咸阳当官,履历他还有印象,不过三十岁。

郑仁泰乃是秦王府旧将了,征讨王世充、窦建德都有出力,并也参与玄武门,今年刚进爵归政县公,邑千户,今年也才三十岁。

这薛仁贵光幕说的清楚祖上都有出仕,直至其父早逝方才家道中落,因此必不可能为隐户。

这些条件综合起来,民部将这人找出来,并不算太困难。

李靖也道

“按光幕所说,陛下询老臣是否同征高句丽时乃贞观十八年。”

“那如今这薛礼,不过十六岁而已,正宜培养。”

苏定方前面听到对方如此待遇还有点同情,两人一个扫大街一个守宫门,而且匡道府距玄武门也不是太远,也算是难兄难弟了。

但听到其人年龄后瞬间警觉。

李世民满脸笑容压压手

“不急,且再看看。”

此前还颇为忧心李靖老将军后继无人,如今看来咱大唐果真人才济济啊。

至于后辈所说的什么耻辱之战,李世民也并在意。

一个回纥而已,能有什么风浪

而且后辈言语夸大时也不少,这次说不得又是什么欲扬先抑之言辞。

薛仁贵此人,最为传奇的莫过于他的箭法,极为善射,堪称神将。

最初征辽东时,薛仁贵在高句丽人群中开无双的样子就被史书记了下来

着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

可以说即使吕布复生也得逊薛仁贵三分。

而被李治想起来给扔到辽东后,薛仁贵表示,即使守门十五年,你爹还是你爹。

战横山时,四十五岁的薛仁贵玩儿了一手花的

直冲敌阵却不带戟,纵马张弓,敌兵应弦而倒,射得高句丽人心惊胆战。

面对薛仁贵这么跳,高句丽人不干了,也派出了自己的神射手。

石城时高句丽的神射手大将连杀十余名唐军,薛仁贵大怒,这次干脆直接弓都不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