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御驾亲征(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面对起兵的两条路线,安禄山没纠结太久选择了easy模式

从起兵到攻下洛阳,仅耗时一个月,可谓神速。

安禄山的起兵地范阳,有另一个名字涿州,这也算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了。

汉末时,张飞和刘备都是从这里离开去闯荡天下。

唐中时,安禄山由此起兵,并且最终的死法跟张飞差不多,暴而无恩。

北宋时,这里是高粱河飙车赛道的终点,驴车皇帝率先抵达保住了性命,后世更是有诗赞曰

西直门外杀声急,宋辽俩军争高低。

耶律铁骑虽剽勇,奈何驴车有漂移。

嗯这个扯远了,总之,安禄山选择直接南下渡黄河,然后向西攻下洛阳这条路,顺畅的不成样子。

而安禄山都已经超神了,玄宗还在泉水挂机呢。

当河北八百里加急的军情送到玄宗案头上时,玄宗哈哈一笑恶禄山者骗人。

你们啊,不要因为嫉妒安禄山就搞这些大新闻

不要睁着眼睛乱说,禄山很难的。

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这么多年没有升迁,有没有认真讨朕的欢心

直到后来越来越多的奏报送入长安,玄宗才强迫自己相信这个事实安禄山真的反了

而紧接着摆在玄宗面前的问题就是怎么平叛

朝中公卿你推我我推你,没人敢冒头。

恰逢这时封常清回中央述职,这位流民出身、从军起家的忠良节度使主动请战。

玄宗自然求之不得,命封常清领中央军平叛。

而领兵出了潼关之后,封常清就迅速察觉了不对。

此时的中央军有两支彍骑和北衙禁军。

久镇长安无战事之虞,且地位清贵,向来是勋贵子弟镀金的好地方。

玄宗改府兵为募兵之后,中央禁军中的悍卒都选择响应征募去边疆杀敌搏出身,不受少爷兵的鸟气,所以这两支中央军飞速糜烂。

留下记载最清楚的是彍骑,从满额的十二万人缩减到八万人,而且基本都有自己的营生。

富兵出去做生意,穷兵出去表演角抵、拔河、扛铁赚赏钱。

这样的部队即使被封常清率领,结局也可想而知,连战连败,洛阳很快沦陷。

东都陷落,朝野震动,此时的玄宗也明白到了紧要关头,飞快下诏

诏书一洛阳陷落乃封常清之责,留其命贬为白衣,派到陕州高仙芝处听命。

诏书二朕要御驾亲征,前往前线陕州督战

赵匡胤驴车皇帝为何人宋如何言称北宋

诸葛亮靖康耻降,宋皇南渡,皇帝改姓,阁下不知〗

李世民瞧着光幕上两行字顿感无语,诸葛武侯这是生怕赵匡胤开心啊。

但他不打算掺和,虽说这宋承唐,但李世民实在是不太想认,至少

“这玄宗还能主动亲征,倒是有几分骨气”

比起来那个污涂封禅的宋朝皇帝,还得要大臣逼着才能上前线,还是要强上一点的。

而且此前有青楼天子,完颜赵帝,如今又多了个驴车皇帝。

李世民不傻,不管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好称呼。

因此心情好了一些,但并不多,因为在他看来,剿灭这叛军最好的时机终归还是失去了。

这方面李靖倒是与李世民不谋而合

“两支禁军,若是足额应有二十万之数,面对叛军从河北奔袭而至,且以逸待劳。”

“挫敌锋锐,则彼辈定然自乱阵脚,等四方节度使合围”

说着李靖摇摇头,可惜这些都只是幻想。

侯君集接着道“然叛军即使远程奔袭,依然堪称盛唐边军。”

“而这禁军能否称兵,还是两说。”

这一刻无关乎心中的那点小九九,侯君集叹息一声

“这名将封常清,即便胸藏千万兵,也无力使这禁军成可战之兵。”

虽然心中觉得封常清冤枉,但侯君集是不会说出口的。

杜如晦这下反倒是看不懂了

“后世言说安禄山类张飞,可见其死于亲随之手。”

“朝廷虽败,然有天子劳军,潼关天险,四方节度使亦有精兵,如何能”

杜如晦说不下去了,因为随即就想起来后世随口说的两句话。

皇位上栓条狗都不至于有最终八年乱局

不怕河北起乱兵,就怕天子乱下诏

而且后辈亦说,安禄山本就因消渴症是将死之人,但依然乱存八年,乃是因矛盾无法平息。

杜如晦沉默了下去,心中开始细细回想此前抄录的内容。

房玄龄则是向李靖请教

“依药师公之见,如今封常清既败,若要平乱,当何为”

李靖捻了捻胡子,不说话。

侯君集眼睛转了转,也紧闭嘴巴。

李世民哼了一声

“洛阳至潼关乃是渭河谷地,一马平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