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李唐家事(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神将

这个称呼,李世民在观张议潮生平的时候就喜欢上了。

甚至还私下写了一幅“敦煌古往出神将”的字帖,只憾不能招那张议潮为唐拓土开疆。

而如今这位王忠嗣,可以说方方面面都极为符合李世民的胃口。

忠勇之后,用兵谨慎,策略大胆,不居功自傲。

虽然那玄宗坐拥如此名将也没能避免安史之乱,但至少应该避免很多祸事吧

大口喘了两口气,至少暂时不用去看安禄山已经让李世民心情好了不少。

至于光幕最后一句怪里怪气的,让李世民心里微微一紧

这王忠嗣莫非也如霍去病一般早逝

不过现在操心这些事都太远,将此事略略放下。

李世民看向了杜如晦抄录文本的最上面一句

“初唐战神”

“苏定方是谁”

对于李靖,李世民倒不意外,李世积也只能说在意料之中,但是另一个没见过的名字就有点茫然了。

于是李世民将求助的目光看向了两位将军。

此时侯君集的笑容已经有点维持不住,但还是努力给李靖拱了拱手。

李靖老成持重,笑的很是矜持

“这苏定方的功绩,还是陛下亲自擢升的。”

“哦”李世民略一回忆,与李靖相熟,且近年参加过大战

那些由李世民亲自定下封赏的奏功战报就被回想了起来。

很快一个名字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苏烈”

“正是苏烈。”

李靖确认

“阴山时,苏烈为先锋,其人亲率两百骑先登,破颉利牙帐。”

这下李世民完全想了起来

“战后功嘉一级,嘉封左武候中郎将。”

同时也想起来了这苏烈受嘉封之前的官职匡道府折冲都尉。

于是李世民叹道

“如此名将在身侧而不得用等甘露殿散会必将亲召。”

也无怪乎的李世民这么着急,匡道府在哪里长安城西南角的四个街道就叫匡道府。

这里有两个墓,一个葬的卫子夫,一个葬的戾太子。

在长安城眼皮子底下领这么个位置,说直白点跟扫大街的区别也不是太大。

再联系到这苏烈属刘黑闼旧将,李世民就顺理成章的推测出来了

在光幕中的历史上,这苏烈很可能十年内都是这种闲散的扫大街状态。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了,如今他李二凤磨刀霍霍,多的是能施展抱负之地。

于是侯君集更加郁闷,看向李靖的目光也愈发幽怨。

张飞则是看着光幕所说的吐蕃赞普效仿孙权后撤,大笑出声

“俺算是瞧出来了,每每这类几百败数万之战,所需都大差不差。”

“哦”赵云一副愿闻其详的态势,打算从张飞这儿学两手。

张飞掰着指头一脸认真

“兵少方需要士忘死、将先登。”

“兵多方简单,只需要主帅如大舅哥一般就行。”

赵云轻微撇撇嘴,放下了手中刚刚拿起的小本子。

他还以为真能学到什么呢,结果反而是可遇不可求的状况。

至于被后世称之为战神之类的,成都府衙众人倒是没多少意外之色。

这种武功卓着的盛世,要是不出几个猛人那才叫奇怪呢。

而且即使这王忠嗣,不也是以霍去病为目标

那巧了,霍去病就是咱大汉的名将,所以根本不羡慕。

孔明则是一边羡慕唐军的富庶充足的骏马盔甲武器。

一边暗暗有点担忧这光幕的语气不太好啊。

玄宗时为了节制节度使,节度使的亲属要留于京城为质。

作为交换,节度使卸任后会回长安任官,根据在节度使任上的功绩会有不同的待遇。

也是因此,权相李林甫一开始对王忠嗣的态度就是敌视,毕竟如王忠嗣这般战绩,卸任后回京不给个宰相当当实在很难说得过去。

随后连续发生了三件事,导致这位大唐战神飞速陨落。

事件一李林甫提出培养胡将,以扼制其他节度使。

结合玄宗时的节度使政策就很容易明白,胡人好掌控,且卸任后回京不会威胁宰相之权,并且这个策略很容易分王忠嗣的四镇之权。

也就是因为这个策略,李林甫才和安禄山走到了一起。

安禄山也借助李林甫的助力和贿赂攻势,开始了自己的平步青云。

事件二石堡城谗案。

石堡城是河西一个军事重镇,唐与吐蕃围绕此地拉扯多年,玄宗很想彻底掌控这里。

因此在王忠嗣崛起后,玄宗遥令王忠嗣强取石堡城,但王忠嗣判断后认为还没到攻取石堡城的时候,上疏劝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