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校长亲临(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巨星从诗词大会开始最新章节!

其实,当李亦儒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的时候,他是很平静的,并接受了现实。

当自己高考分数被披露时,李亦儒也想过会不会重新核定作文分数呢?

他认为不可能,因为一旦更改了自己的作文分数,那么还会跳出来千千万万个考生要为自己的分数讨个说法的,那时候怎么办?

特招可以打破常规,因为民众对此不会有什么意见。

什么叫特招,特殊招生,招收特别之才,今天破格特招李亦儒了,因为李亦儒有经世之才。明天如果你也有经世之才,而且被大家认可,也可以破格特招你。

破格特招,特殊事件特殊处理,受众狭窄,能让名校想破格特招的没几个人。

对个别天才进行特招,不会影响高考整体框架,毕竟,高考是由庞大的庸才组成的,对天才进行特招,不会影响到庸才的选拔体系。

假如有个学生在国际竞赛中将大奖得了个遍,晨华大学进行破格特招,广大考生不满意,那好,校方声明达到这个学生水平的考生校方全部都要,有多少要多少,其他考生有资格去么。

你行你上啊!

所以,破格特招因为特殊性、受众性极小等诸多原因,它并不影响高考整体框架的稳定。

虽然带着“破格”两个字,但这“破格”两个字,一方面是将制度拉个口子,这个大家都看到了,但另一方面大家忽略了,同时也是将对考生的水平要求提高了无数个档次。

但高考重新审卷改分可不一样,一旦更改了某个人的分数,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高考框架。

破格特招跟99.9999……%的考生无关,是根本无关的,写作文凑800字并保证没有错别字都费劲的选手,破格特招跟他们能有什么关系?

但是,高考改分却与每一个考生息息相关,跟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如果李亦儒的高考分数修改了,其他考生怎么办?

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有些考生的分数明显比预估的分数高,他们会眯着不知声。但那些低于预估分的考生呢?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信息传播这么快,一些家长通过各种方式一闹,真真假假哭哭啼啼,那时就全乱套了。

所以,为李亦儒修改考试分数这事儿不现实,修改分数这才是真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现实角度和可操性上来说,批高了也就高了,你偷着乐啊,批低了也就低了,认命吧。只能保持宏观上的整体公正。

每年高考人数1000万左右,如果高考真的有人修改分数成功了,那接下来就会有几百万考生申请重新批改某张试卷,那整个体系全乱套了。

李亦儒是个很聪明而且现实的人,现在社会讨论度已经如此之高了,富旦大学和商海市教育局的意见信全都破10万封了,不过李亦儒一直保持缄默。

这个事情很大,而且影响深远,涉及层面很高,所以,这个时候保持沉默是最聪明的做法。

这个时候只要公开表态,总会有人从各个角度找出你语言中不妥的地方。有些时候保持沉默更明智。

至于富旦大学是否会破格录取他,他也不清楚,只知道差不多全校的教授都在为他争取,李亦儒为此还是很感动的。

不过他现在觉得去内地之外的高校也未尝不可,开阔一下眼界嘛。

坦白地说,其实外面的世界挺吸引人的,这不是崇洋媚外,只是来自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前世,李亦儒还去过埃塞俄比亚呢。

但是,作为一个立志推广国学的人,自己去哈佛干嘛?

望着对面那双湛蓝的眼睛,李亦儒陷入了犹豫。

翻译:“哈佛大学汇聚着这个星球上最优秀的人才,我们所有本科专业教育水平都是世界顶级的,我们哈佛大学有着世界第五全美第一的图书馆,科研经费居于世界科研机构之首,年平均科研经费8亿美金!

我们的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等等鼎鼎大名!你可以到哈佛来学习经济学啊、世界历史啊、文学啊、哲学啊等等,都是适合你个人发展的。”

李亦儒好奇地问了问:“经济学涉及到数学很深么?”

“呃……数学是基础啊!”

李亦儒瞬间哑火,pass一个学科。

由于作文的问题,大家已经忽略掉他45分的数学了。

想必当哈佛和京大同时伸出橄榄枝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选择哈佛吧?

李亦儒也是这个大部分人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他也萌生了去跟世界天才碰撞碰撞的冲动,但如果真去了哈佛,那他人生的目标,起码短期目标会被推翻。新的人生规划需要重新建立。

虽然这些对他来说并不太难。

当京大代表走进客厅的时候,张主任开门见山,第一句话是你好,第二句话就是:“我们京大给你提供的是:新生奖学金5万元,本硕博连读,学习期间学费全免,学校专业任选!”

掷地有声地说完之后,张主任却见李亦儒一脸平静,嗯?却见李爸李妈一脸平静,嗯?却见连一个不认识的姑娘都一脸平静,嗯?

哦好吧,没忽悠住,的确跟人家其他高校相比没什么竞争力哈!

去哈佛能拿到几十万美金的全额奖学金啊,就算是香江大学,人家也是最低提供几十万的港币啊。

京大拿出的这5万元人民币,跟人家国际名校相比,简直相形见绌啊!

这个没法比,人家其他高校毕竟是地处发达地区,经济实力相差悬殊。

而且过往这些年,香江诸多大学到内地疯狂“掠夺”高考状元,一次比一次砸钱狠。

06年的时候,香江大学为了争夺川蜀理科状元周小天,为她开出过58万港元的天价奖学金,而那年晨华京大只出具了1万元的入学奖。

这姑娘当年放弃了国内最好高校晨华大学的保送资格,参加了高考,最终也没去香江大学,转而去了香江科技大学。

当年接受采访,香江大学并不承认开出过58万的奖学金,很多人信了,结果这一年,开启了香江诸多大学疯狂争抢内地优质考生的序幕。

今年,香江大学更是提出了140万奖学金招生内地博士生的狠牌。

国内著名学府都傻眼了,这咋拼啊?

如果一个学生面对这样的机会,如果你是这个学生,你怎么选择?

留在内地读博士,极大概率要给导师当牛做马,做错了挨批,做好了功劳不是你的,弄不好还得延期毕业,收入多少看导师,科研经费问题,就业发展问题,平台问题,一堆问题。

这是国内众所周知的事情了,研究生博士生的学术环境普遍不好。

当然了,也是有一部分博士生导师是令人尊重的,但整体氛围上不太好。

这时候人家世界名校给你提供140万的奖学金,给你提供世界级别的科研平台,世界级别的导师,相对公正透明的发展渠道。

你会怎么选择?

所以,近些年国内大批的优秀人才被掠走,京大等国内名校根本竞争不过人家,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是很多人忧心忡忡的问题,如何为优秀人才构建平台,如何留下优秀人才,这是每所著名学府一直思考并付诸努力的问题。但是,就算有想法,一旦实施起来是非常困难的,障碍重重。

张主任是正直热血之人,虽然已经40岁了,他一想到这些问题就头疼。

这时,周楠楠道:“奖学金这块,贵校是并没优势的,香江大学开出了180万讲学金的待遇。”

“呃……”张主任道,“5万真的就是京大的历年最高了,这几年高考状元都是5万元,香江大学的180万我们真的是无法触及的门槛。不过,幸亏亦儒同学有着极高的个人收入,可能对奖学金并不是第一看重的,国学天才第一看重的,自然是国学这方面的学习。”

周楠楠道:“我们李老师从来不看重金钱,李老师最看重的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和受重视程度。很明显,香江大学的对我们更加重视。”

李亦儒微微一笑,又连忙收起笑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