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校长(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沙漠中的农场最新章节!

赚钱是要有分寸的,本来肉联厂的利润就不低,要是再不交税真的也说不过去。

农场之所以不交税,也是领导的要求,他跟李赟说:“你只要把沙漠给我治好了,比你交多少税都要好,政府收税是为了什么?不还是要用到民生吗!治理沙漠就是最大的民生问题。”

好吧,领导的这个理由无比强大,让李赟无话以对。

现在的农场的发展,跟别的企业的发展都有了不同。

这个时期正是经济转型期,很多国有企业破产,兼并,转型,减负。

这里的减负就是把以前企业背负的社会责任给脱离开,像是以前的企业,有学校、有医院、还有电影院,并且很多大点的企业的保卫科,还有个别的称呼,叫“公安科”。再大点的企业直接就叫“公安处”。

由此可见,当时的企业完全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职工的房子都是建在一处,大多都是某某家属院。

让外面人一听就知道这里是那个厂子的。现在全国各地都是在给企业减负,学校、医院和地方的合并,关闭一些三产之类的,或者有内部职工承包。

但是在农场里,相反的这些政府的职责全辖内的事,都是农场在办。

小学今年秋天已经开始招生,农场的孩子都从团场的学校转回来,老师是刘义符找教育局分配来的,然后又从内地来的志愿者里轮流授课,首先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转,接下来,提高教学水平那是招聘来校长的责任。

这个校长是李赟花了每年30万招聘来的,是个边疆本地的孩子,但是实际年龄比李赟大。

他是京城师范大学的博士生,本来要留到学校做研究了,听说农场这里公开招聘学校校长。

这个学校校长不是单一的小学校长,而是指的小学和初中一体的,也就是说,这个学校是小学和初中在一起的。

校长应聘来,不单单是图了待遇,而关键的是,他就是边疆土生土长的,他是从边疆走出去,才知道边疆的落后到低在哪里,他没去选那些见效快,可以帮助家乡的专业。

而是选了教育这个百年才能有成果的事业,从大学到研究生、博士,都是在追求怎么在家乡,通过教育的方式助力家乡的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